调理时如果只是着力于消除其中一种症状,又有可能使另一种症状严重。
我们要做的是——调和脾胃的功能,让它趋于正常。达到一个中和的状态,不偏不倚。
可以用一个四季周期来调理。
春季:喝荠菜水
荠菜就好比“蔬菜中的甘草”。它的药性平和到连一个月的小婴儿都可以用。
荠菜可寒热通杀,是维持人体寒热平衡的好帮手,还能健脾利湿。尤其可降胃火、防胃病。
胃火重的人有两个特点,一是控制不住食欲,二是口气重。荠菜既降胃火,又不会苦寒伤胃。
经常给小孩子吃点荠菜,长大后不容易得胃病。
夏季:喝姜枣茶
姜枣茶除了可以帮助身体排毒、提高身体免疫力外,还可以调和消化系统功能。
感冒过后,人往往感觉恶心、想呕吐、没胃口,这时候喝点姜枣茶可以消除这些不适。姜枣茶对于儿童的脾胃保健也很好。
秋季:喝梅子汤
梅子汤可健脾益胃,调肝利胆、滋阴养血,既能治疗各种疾病,又特别适合日常保健。
有的人肠胃不太好,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后,肠炎几天都好不了,喝乌梅汤可以调理。
梅子汤其实是四季都可以喝的。特别今年是壬寅虎年,可以多喝一些。既养肝血,又健脾胃、助消化。
冬季:喝陈皮粥
我将陈皮粥比作“陈皮人参汤”。
大米是补气的,尤其是补脾胃之气。
陈皮有三大基本功能:理气、燥湿、和中。而和中,是调和中焦,也就是调和脾胃的功能。
脾胃系统的病,如胃痛、消化不良、呕吐、海鲜中毒等,都可以用陈皮调理。
四季:茯苓+鸡内金
同时,别忘了我们四季健脾胃用的茯苓和鸡内金,每天吃一点,常保脾胃平安。
胃寒的人,或者小孩胃口不开的,可以和肉桂陈皮四物膏一起吃。
以前我在书里写过,肉桂、胡椒,都是暖胃、补肾阳,又引火归原的。我家每天做菜,这两样调料都是必不可少,一定会放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