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意义的认知障碍
指多种原因引起的认知障碍,包括记忆障碍、失语、失认、失用、焦虑、抑郁、冲动等精神行为症状。
进行性认知障碍
指病因隐匿的持续性、进行性智能衰退,通常以记忆障碍为主,常无脑血管及神经影像学改变。
脑血管病引发的认知障碍
由脑血管病或危险因素,包括:
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血液三高等
引起的脑血管及脑组织损伤病变,
从而引发的认知障碍。
特殊种类认知障碍
脑外伤、脑积水、内分泌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中毒、缺氧等引起的认知障碍。
老年性痴呆?
还是血管性痴呆?
很多小伙伴估计还在蒙圈,不都是痴呆么?
那么来分析一下二者的区别:
老年性痴呆
阿尔茨海默症
AD
血管性痴呆
VD
多发年龄
较晚
常大于70岁
65岁前发病
为早老痴呆
随病因不同
可提前
血管病史
没有、较少
有、可多种
卒中病史
没有,较少
有,可多次
大脑病变
萎缩
白质病变等
退行性病变
大面积、多发的卒中或血管病灶
Hachinski缺血评分
小于4分
大于7分
认知障碍
无特定诱因
进行性加重
随卒中或梗死
突发发病
体征异常
中、晚期出现
早期即出现
全身并发症
没有,较少
一种、或多种
治疗效果
不理想
理想,或痊愈
血管性痴呆
是唯一可预防的痴呆类型!
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与血液的成分、状态有密切的联系。血液中的血脂、胆固醇、血压偏高都是血管性痴呆发病的推手。
而高龄、吸烟、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低血压、复发性卒中患者,罹患痴呆症的概率也较健康人群高出很多。
原则上可引起脑血管损伤的一切危险因素,都是防治血管性痴呆的重点,同时要防止脑卒中复发、控制并发症,最大程度降低损害。
血管性痴呆的防治方向
防治卒中
之劳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及时有效治疗卒中,尽量减少脑损伤,预防卒中复发。
改善智能
可选用改善血液、细胞、代谢的药物,调节大脑和血液功能,促进智能。
控制症状、行为、精神状态
使用药物、维生素、运动和训练等对已出现的症状进行干预治疗,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
防治卒中
改善智能
控制症状
降血脂药
促进血液循环
抗精神病药物
降血压药
改善脑代谢
抗抑郁药物
降血糖药
降低颅压
维生素补充
饮食结构
大脑促活类
运动锻炼
生活方式
细胞赋活类
康复训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