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回顾
诊室近日接诊一年轻姑娘,23岁,自诉腰部痛不适,久坐久站后伴右下肢疼痛,其腰椎X片如图所示:
姑娘的第五腰椎后移,且生理曲度也稍直。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学习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腰椎疾患存在年轻化的趋势,也许你只是觉得腰痛难忍,其实脊柱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改变。
我们正常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其中腰椎是生理性前凸的,且椎板略向后下倾斜。
当我们弯腰负重举物的时候,椎板方向改变为略后上,而每个腰椎以其下方的椎体为支点,增加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当作用力超过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椎体就有可能向后移位。
当我们坐着时,姿势不正确,弯腰驼背时凳子给我们的反作用力和人体重力向下的压力也会使腰椎有一个向后的倾向。
当然我们年老者体虚肌肉韧带松弛,或长期弯腰,腰椎也很有可能会导致后移。
椎间盘退变也是导致腰椎后移的重要因素,椎间盘退变脱水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高度,而椎体间距缩短,因此脊椎骨前后韧带变松弛,造成椎体之间的不稳定,相互之间活动过度。这时就很容易引起椎体间滑移,且难以恢复。
临床症状
椎体后移使椎管内脊髓向后牵拉,相应椎管狭窄,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其主要表现为腰痛,甚至可以牵涉到下肢放射痛。如椎体后移进一步压迫神经可有相应神经支配区肌力下降,甚至马尾神经症状。
诊断
体格检查:可有椎旁肌压痛,可能因腰椎后移,牵拉致肌肉绷紧所引起。如果有神经压迫,可检查相应神经支配区感觉是否减退,肌力是否下降。
影像学检查:X线是诊断椎体后移的金标准。常规摄取腰椎正侧位,必要时加照双斜位。正常腰椎的后缘连线呈一完美弧线,当椎体后移时则这条弧线会突然向后偏曲,同时可见后移椎体上关节间隙增宽。如有外伤,可伴有椎体和(或)小关节的骨折;椎间盘退变者可看到椎间隙缩短,椎体边缘及小关节可有增生或肥大。
治疗
此病也需采用“骨筋脉”三联同治法,同上期所提的腰椎前移不同,腰椎后移时,定点往往在患椎。此患者为第五腰椎后移,锤正点定位于此后移的腰椎,配合正骨手法复位,同时合并腰椎牵引增加椎体之间的距离,增加椎体活动度,有利于复位。之后再配合针灸、中药调理气血,以养筋骨经脉。
复位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小姑娘说腰不痛了,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之后小姑娘再一次拜访,并说道以前每次久站时腰特别疼,现在就完全不会疼了。我们再给她巩固治疗一次,锤正复位后加针灸,行气止痛。之后小姑娘再也没来了。看似难治的腰椎后移,仅治疗了两次就痊愈了。虽然腰椎得以复位,但是如果日常生活方式不变,它很有可能又复发。我们再三嘱咐,不能过劳,尤其熬夜是脊椎的天敌,要养成早睡的习惯。人体在卧位的时候我们的脊椎才是最放松的状态,这时我们的气血流注于腰椎,腰椎方可得到自我修复。
相关文章推荐:
别看到腰椎“前移”就犯难,办法还是有的
治疗颈椎病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疗效,答案在这里
每周一膳
杜仲核桃猪腰汤
配方:猪肾(猪腰)1对切片,去核大枣2个,10克杜仲、20克核桃肉、2片生姜、3毫升米酒。
方法:洗净炖盅,加水共煎沸后改小火炖1小时。饮汤吃肉,每日1剂。
功效:益气补肾,壮腰助阳,主治肾气不足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END
好医生介绍胥海斌,广州医科大学中医科主任医师,颈椎病治疗专家,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每年治疗颈椎病患者一万多人次,独创“三联疗法”——“骨筋脉同治法”,运用针药结合定点复位,对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眩晕、面瘫、失眠、耳鸣、中风、腰酸疼痛、膝关节退行性变等疾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在颈椎病的治疗和预防上效果突出,曾获“羊城好医生”、“民众身边的好医生”等称号。
胥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