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尾征你见过吗诊断脑脊液漏帮助大

医脉通导读

脑脊液漏是导致腰椎穿刺后患者发生头痛的重要原因。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对这种情况进行识别呢?此前来自日本的学者曾在Headache杂志上发文,提出“恐龙尾征”以协助明确诊断;近日,BMJCaseRep上的一例病例将这种征象用于实战之中,很好地帮助临床医生明确了患者的诊断。

恐龙尾征病例:轻松诊断脑脊液漏

68岁男性,由于认知障碍、步幅缩小、尿失禁而就诊。患者的症状和脑部MRI检查结果,提示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诊断。经治医生通过腰椎穿刺检查确认了诊断后,患者出现了腰椎穿刺后头痛。

患者接受了脊髓MR造影检查,结果模棱两可。不过,腰骶部的脂肪抑制T2加权像(FST2WI)清楚地显示出特征性的“恐龙尾征”,提示存在脑脊液渗漏。而在患者的症状发生改善时,“恐龙尾征”的特征性改变也随之消失。

如图1所示,腰穿后5天的脊髓MR造影中,可以看到微妙的椎旁高信号,而相应地,在矢状位FST2WI上,可见背侧硬膜外脂肪组织的特征性棘突间拱形高信号(图E虚线所示),以及轻微硬膜外高信号。症状改善后,这种特征性信号改变也消失了。

图1腰椎穿刺前后脊髓MR造影和FST2WI结果

脊髓MR造影是一种无辐射技术,具有出色的高对比度分辨率,可以检测硬膜外的积液情况。鉴于其无创性和高灵敏度,这种技术应作为诊断脑脊液漏的一线检查。然而,使用二维序列很难检测到MR造影上微小的硬膜外脑脊液漏。而另一方面,矢状位FST2WI则在评估轻微的棘突间拱形高信号时,具有一定优势,可能是一种评估轻度硬膜外脑脊液漏的实用技术。

本病例强调了在脑脊液漏的诊断方面,腰骶部矢状位FST2WI有助于反映出轻度的硬膜外积液情况(图2)。由于脊髓、马尾和背部硬膜外脂肪酷似恐龙的尾巴和鳍,因此这一发现被称为“恐龙尾征”。

图2“恐龙尾征”的特征性形式

恐龙尾征的发现与诊断意义

Headache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有83%的脑脊液漏患者可以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恐龙尾征。在FST2WI上,恐龙尾征作为一种诊断工具,几乎可以媲美MR造影中的椎旁积液。研究结果表明,恐龙尾征是一项敏感的脊髓脑脊液渗漏指标。

脊髓硬膜外腔位于硬脊膜与椎管的骨膜之间,包含脂肪结缔组织、动脉和静脉丛。硬膜外脂肪组织是后部脊髓硬膜外腔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椎间隙处。考虑到上述解剖学特征,认为棘突间的拱形高信号反映了少量硬膜外积液和硬膜外静脉丛的代偿性扩张。此外,腰部水平的硬膜外脂肪组织更丰富,与其他水平相比外观上也更接近恐龙的鳍。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脑脊液漏的部位在颈胸交界处,腰骶部矢状位FST2WI的恐龙尾征同样有助于自发性颅内低压的诊断。有人认为,脑脊液体积的减少会引起硬膜外腔的扩大,并为脑脊液沿椎管的流动脊髓硬膜外腔的这种解剖学特征提供了一条宽阔的通路。脊髓硬膜外腔的这种解剖学特征可能会导致患者脑脊液渗漏部位之外的地方也出现硬膜外异常信号改变。

在影像学诊断方法的选择上,脊髓MR造影存在着一些限制。2D的序列相对较为省时,但空间分辨率较低。与矢状位FST2WI相比,使用2D技术难以检测出像恐龙尾征这样的棘突间隙内微小脑脊液渗漏。然而,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3D序列则需要很长的扫描时间。

相比之下,FST2WI则是一种具有成本效益并且节约时间检查技术,在临床中也是常常会用到的序列之一。对于颅内低压的患者,临床医生很可能要求患者做脊髓MRI扫描,这时FST2WI这种常规扫描技术中出现的恐龙尾征,对诊断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点总结

?“恐龙尾征”是一种提示轻度脑脊液渗漏的影像学诊断工具。

?在腰骶部脂肪抑制T2加权图像(FST2WI)上,棘突间的拱形高信号对于脑脊液漏诊断具有很好的准确性。

?无论患者的潜在疾病为何,恐龙尾征均可作为一种有用的影像学检查征象。

参考文献:

[1]SakuraiK,MorimotoS,KameyamaM,etal.DinosaurtailsignonspinalMRIinapatientwithpostduralpunctureheadache.[J].BmjCaseRep,,:bcr--.

[2]SakuraiK,KanotoM,NakagawaM,etal.DinosaurTailSign:AUsefulSpinalMRIFindingIndicativeofCerebrospinalFluidLeakage[J].Headache;57:–25.

赞赏

长按







































治疗皮肤病医院哪家最好
北京专科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hl/1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