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出生,最初妊娠12周内最关键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至生后满28天,死亡率高,尤其第一周婴儿期:自出生到满1周岁,生长发育最迅速时期幼儿期:自1周岁后到满3周岁前,容易发生意外学龄前期:自3岁后到6~7岁,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学龄期:自入小学前(6-7岁)到青春期前青春期: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发育成熟,身高停止增长,女11-12岁至17-18岁;男13-14岁至18-20岁;生殖系统发育最快,生长发育第二个高峰
02、生长发育
小儿生长发育规律
连续性阶段性
婴儿期、青春期两个高峰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性
神经系统→先快后慢生殖系统→先慢后快体格发育→快慢快淋巴系统→先快后回缩
顺序性
上→下、近→远、粗→细、低级→高级、简单→复杂
差异性
受遗传和环境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影响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体重
意义
体格发育尤其是近期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出生
3kg
倍数
3个月2倍、1岁10kg(3倍)、2岁12kg(4倍)
增长速度
前3个月每月增长约-g;4-6个月每月增长约-g;前半年每月增长约-g;后半年每月增长约-g;2随后至12岁每年增加2kg
公式
3-12个月龄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X28
7-12岁体重(kg)=(年龄×7-5)/2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身高
意义
反应骨骼发育及远期营养的重要指标
出生
50cm
增长速度
前半年每月增长2.5cm;后半年每月增长1.5cm;第一年增加25cm;第二年增加10-12cm;2岁后每年增加5-7cm;
数值
1岁75cm;2岁87cm
公式
2-6岁:年龄X;7-10岁身高(cm)=年龄X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头围
出生
34cm
增长速度
头围出生后第一年前3个月和后9个月均增长6cm
1岁
46cm
数值
2岁头围48cm、5岁50cm
意义
反应脑、颅骨的发育;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头围过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快则提示脑积水
小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胸围
出生时32cm;1岁时头围与胸围相等;46cm1岁至青春前期胸围大于头围;厘米数约等于小儿岁数减11岁后胸围=头围年龄-1
骨骼发育和牙齿发育
囟门1、前囟测量:取对边中点的连线出生时1-2cm,前半年增大最迟2岁闭合(1-1.5岁)性状:平坦、柔软
早闭:小头畸形
晚闭或扩大:严重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脑积水
隆起:颅内压升高
凹陷:脱水2、后囟:生后6-8周闭合3、颅骨骨缝:生后3-4个月闭合
脊柱的发育
3个月
6个月
12个月
6-7岁
颈椎前凸
胸椎后凸
腰椎前凸
韧带固定
长骨骨化中心
骨化中心出现可反映长骨的生长成熟程度
婴儿早期应摄膝部X线骨片年长儿摄左手腕部X线骨片1~9岁腕部骨化中心=岁数1共10个;10岁出齐
例如3岁只出现1个骨化中心;多见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生长激素缺乏骨龄落后例如3岁时出现6个骨化中心;多见于真性性早熟、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骨龄超前
牙齿发育——乳牙共20颗生后4-10个月开始出牙13个月(或12个月)未出牙为出牙延迟约3岁乳牙出齐(或2.5岁)2岁内乳牙数目为月龄减4-6恒牙28-32颗
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
6岁左右出第一颗恒牙6-12岁乳牙脱落换恒牙12岁左右出第二颗恒牙
运动和语言发育
1.运动功能发育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走跳跑2.语言的发育发音、理解、表达三个阶段
小儿神经发育
月龄
运动
语言、能力
2个月
抬头
微笑
4个月
手握持玩具
笑出声
5个月
扶掖站直
6个月
坐一会、用手摇玩具
认识熟人和陌生人
7个月
坐很久
发爸爸、妈妈复音、无意识
8个月
会爬
9个月
试独站、从抽屉取玩具
听懂再见(有意识)
12个月
会走、用拇指、食指捡物
叫出物品的名字
24个月
双脚跳
说2-3个字的句子
03、儿童保健
儿童计划免疫种类
儿童在1岁内必须完成五种疫苗的初种(基础免疫),“五苗防七病”1岁后必须完成计划免疫的复种(加强免疫)
疫苗
初种时间
疫苗种类及注意事项
卡介苗
出生时
>2个月做PPD(-)接种
乙肝
0、1、6个月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2、3、4个月
4岁复种
百、白、破三联疫苗
3、4、5个月
1.5~2岁复种
麻疹
8个月
6~7岁复种
出生乙肝卡介苗、二月脊灰炎正好三四五月百白破、八月麻疹要记牢
04、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儿童营养基础—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DRIs
代号
定义
平均需要量
EAR
特定人群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满足50%
推荐需要量
RNI
满足特定人群绝大多数97~98%需要
适宜摄入量
AI
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健康人群的营养素的摄入量
可耐受最高需要量
UL
最高量
儿童营养基础—小儿能量需要
基础代谢
50%,1岁约55kcal/kg·d
排泄消耗
生长所需
小儿特有
运动所需
食物的热效应
蛋白质最高
婴儿期:kcal/kg·d(kj/(kg.d))
每增长3岁减10kcal/kg.d(42kj/kg.d)
儿童营养基础—宏量产能营养素
每克产生能量(Kcal)
提供能量所占比例
需要量
蛋白质
4
15%
1.5~3g(kg.d)
脂肪
9
35%
糖类
4
50%
1kcal=4.18kj
儿童营养基础—非产能营养素
维生素
脂溶性
A、D、K、E
水溶性
B族和C
矿物质
常量元素
钙磷钾钠镁等
微量元素
铁碘锌等
水
内生水:混合膳食约kcal产生12g水婴儿需水量为ml/(kg.d)
以后每三岁减去25ml(kg.d)
婴儿喂养—母乳喂养
一、母乳喂养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
母乳的成份
成分
初乳
过渡乳
成熟乳
晚乳
特点
4~5天内
蛋白质高
色黄、稠
5~14天
脂肪高
15天~9月量多
10个月后
初分泌时蛋白质高脂肪低
最后分泌时脂肪高蛋白质低
母乳与牛乳成分比较
成分
牛乳
母乳
蛋白质(g)
3.5(酪蛋白4/5)
1.2(乳清蛋白4/5)
脂肪(g)
3.5(饱和脂肪酸)
3.5(不饱和脂肪酸)
乳糖(g)
4.8(甲型乳糖)
7.5(乙型乳糖)
维生素D
0.3~0.4IU
0.4~10IU
钙(mg)
33
磷(mg)
99
15
铁(mg)
0.1
0.15
母乳喂养有点
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
白蛋白多,酪蛋白少,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多
乙型乳糖含量多,促进双歧杆菌生长
钙磷比例(2:1)恰当;含消化酶
矿物质含量少,微量元素锌、铜、碘较多
铁与牛乳相似,吸收率高;达49%,牛乳4%
增进婴儿的免疫力:SIgA、免疫细胞、乳铁蛋白、双歧因子等
母乳喂养方法(了解内容):
开奶:正常为生后15分钟~2小时喂奶:按需哺乳,母婴同室
方法:先吸空一侧,再吸另一侧
时间:每次<15-20分钟
母乳喂养禁忌症(了解内容):
母感染HIV,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重症心脏病、肾脏病、母患精神病等。断奶的原则(了解内容):添好辅食逐渐断生病、天热不能断10~12个月开始断最迟1.5~2岁
人工喂养
6个月以内的婴儿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哺喂婴儿,完全用动物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的一种方法。牛乳是最常用的代乳品。
1、牛乳牛乳的特点蛋白质:酪蛋白为主脂肪:饱和脂肪酸为主,缺乏脂肪酶乳糖:含量少,以甲型乳糖为主矿物质:含量高,肾脏负荷重免疫物质:缺乏2、婴儿配方奶(0-6个月婴儿的首选)按重量奶粉:水为1:7按体积1勺4.4g加水30ml3、羊乳叶酸极低、维生素B12含量少4、奶量计算计算依据:婴儿期:热量Kcal/kg.d水量ml/Kg.d
婴儿配方奶粉:1g配方奶粉产能5kcal,每日需配方奶粉20g/kg全牛奶奶量计算:8%糖牛乳ml产生kcal热量婴儿期每日需8%糖牛乳ml/kg另给水量:总水量—牛奶量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概念: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骨钙化不良,引起骨骼改变。3个月至2岁小儿多见一、内源性-主要来源(皮肤)7-脱氢胆固醇日光紫外线胆钙化醇二、外源性
1、动物性食物肝、肾、鸡蛋黄、鱼肝油等2、植物性食物蕈(xun)类食物
1、日光照射不足主要原因2、摄入不足3、需要量增加4、疾病影响1、25(OH)2VitD的生理作用1、促进肠粘膜对该磷的吸收2、促进旧骨脱钙和新骨形成3、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肠黏膜对钙磷的吸收2.促进旧骨脱钙,但不能使新骨形成3.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对磷的重吸收临床表现1.初期(早期)3个月左右出现症状:非特异性神经精神兴奋症状: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间啼哭、多汗等,体征:枕秃,无骨骼改变辅助检查:血钙正常或稍低,磷低,Ca.p为30~-(OH)VitD3下降,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骨骼X线检查多正常例题0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的临床表现是:A.胸廓畸形B.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C.方颅D.运动发育迟缓E.肌肉关节松弛答案:B2.激期(活动期)骨骼改变肌肉关节松弛神经系统发育迟缓
头部
颅骨软化(3-6个月)方颅7-8个月前囟晚闭,出牙延迟
胸部
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漏斗胸出生1岁左右出现
四肢
手镯、足镯征,“O形”或“X”形腿
其他
脊柱弯曲、扁平骨盆
活动期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钙稍低、血磷降低、钙磷乘积低于30,碱性磷酸酶升高骨骼X线检查骨临时钙化带模糊成毛刷样改变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质疏松,可见骨干弯曲3.恢复期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正常X线2-3周后开始改善4.后遗症期骨骼畸形:鸡胸、O形或X形腿等血生化及骨骼X线检查正常多见于2岁以上小儿诊断与鉴别诊断25-(OH)VitD3和1,25-(OH)2D3降低是最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1.维生素D疗法口服法口服单纯维生素D制剂每日50μg~μg(IU~0IU)2~4周后改预防量-IU/日注射法适应症:重症或合并长期腹泻等其他疾病的患儿维生素D20万IU~30万IU一次,一个月后给预防量2.补充钙剂3.外科手术矫形4岁之后确保儿童每日获得维生素D~IU
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出生1个月后晒太阳早产儿等出生后1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3个月后改预防量足月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IU/日均补充至2岁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又名: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因维生素D缺乏致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表现为全身惊厥、手足搐搦或喉痉挛血钙正常值2.25~2.75血钙低于1.78~1.88mmol/L(7.0~7.5mg/dl)或游离钙低于1mmol/L(4mg/dl)诱发血钙降低的原因有1.甲状旁腺反应迟钝2.补充维生素时未补充钙剂
3.多发生于春季4.感染、饥饿、发热时可诱发5.血清PH值,酸性环境下钙离子升高,PH值升高,钙离子降低低钙多发生于纠正酸中毒时血磷浓度,血磷高,钙离子低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典型表现
惊厥
手足搐搦
喉痉挛
隐匿型
面神经征
腓反射
陶瑟征(Trousseau征)
治疗
首先控制惊厥或解除喉痉挛其次补钙,最后补充维生素D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选择小江医考
以专业的教学,优质的服务
伴您医路通行
小江老师呼吸系统试听视频
小江老师循环系统试听视频
小江老师消化系统试听视频
报名咨询
联系
小江老师:小江医考客服1:小江医考客服2: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