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是谁?心理学界无人不知的大神,37岁就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师承心理学家安吉尔,手拿32个荣誉博士学位。
除了学识上天赋异禀,华生还是妥妥的大帅哥一枚,堪称“最英俊的心理学家”。他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毁誉参半,比电视剧还精彩。
华生感情和事业的转折点,要从他轰动世界的桃色新闻说起!
1、两次婚姻,两段师生情
华生的两任妻子都是他的学生,而且个个都身世显赫,才华和美貌兼具。第一任妻子玛丽,她的哥哥是政治家哈罗德·伊克斯(后来成为罗斯福总统的内政部长),她在上学期间爱上了自己的老师华生。
玛丽给华生写情书(华生后来也学会了这招)发起了猛烈的追求,华生最终拜倒在石榴裙下,娶了玛丽结为夫妻。
两人郎才女貌非常登对,华生婚后事业迅猛发展,在心理学界获得了很多成就。
华生非常讨厌精神分析法,主张行为主义,他在大学做了一个违背伦理、世界著名的“小艾尔波特”实验。
也正是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华生征服了自己的学生兼助理罗莎莉.雷纳。伴随着实验的声名崛起,华生的桃色新闻“雷纳事件”让他顿时身败名裂,从顶端跌入谷底。
就在华生做“小艾尔波特”实验时,罗莎莉·雷纳成为了他的助理。初见时雷纳才19岁,青春貌美,而且家世显赫。她的舅舅是美国雷纳参议员,曾负责调查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
罗莎莉·雷纳是真正的白富美,才能出众,却甘愿给华生做情人。两人天天如胶似漆,在实验室边工作边恋爱。
原本这是两人之间秘密,奈何女人的第六感太可怕了。华生的夫人似乎感觉到他们关系不一般,表面虽装作不知,背后却在积极搜集证据。
2、华生的14封情书
有一天罗莉莎家宴请,华生夫妇也去了现场。夫人玛丽对罗莉莎亲切、热情,拉着她聊天。宴会进行一半的时候,玛丽说自己头晕,罗莉莎非常单纯就让玛丽去自己房间休息。
玛丽进入房间立刻就把门关上,到处翻找,老天不负有心人总算让她找到了华生写给罗莉莎的14封情书。
玛丽并不想和华生离婚,拿着证据就找到罗莉莎的父亲,希望让两个人分手。
两家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她提出让罗莉莎去欧洲转一转,时间久了他俩自然就分开了。
罗莉莎的父亲肯定是同意的,但奈何两个爱得死去活来的情侣不同意,华生甚至反过来建议妻子是不是自己出去散散心!
玛丽也不想把事情闹大,这件事就这样僵持着。玛丽虽然不闹但不代表不气,可能是想找人倾诉,这件事就被玛丽的弟弟知道了。
华生的这个小舅子整天不务正业,从姐姐处偷到了14封情书,就想找罗莉莎的父亲讹点钱。
罗莉莎的父亲虽然有钱,但他想法很特殊,他觉得这个事情一旦曝光华生就身败名裂一无所有了,这样女儿也就不会再喜欢他。
这个想法虽然清奇但也不无道理,只是这位父亲小看了自己女儿。华生的小舅子没有拿到钱,一气之下就把情书交给了华生的校领导。
这又是师生恋又是婚内出轨,严重玷污了师德,学校很快就把华生辞退。
这摆在现在那也是一个极大的新闻,当时各大媒体通篇报道“雷纳事件”,华生一下子声名狼藉,没有单位愿意聘用他。
玛丽也和华生离了婚,一个大名鼎鼎的教授片刻间成为孤家寡人。不过罗莉莎是真的爱他,即使他一无所有还是在第二年毅然决然嫁给了华生。
3、尾声
离婚的华生因为是过错方,几乎是净身出户。罗莉莎虽然家里有钱,但为了嫁给华生,和父母决裂,也没有了任何依靠。
两人生活拮据,一度入不敷出,靠朋友接济度日。幸亏铁钦纳给他推荐到了汤普森广告公司,华生离开高校在广告界再创神话。
华生在广告界虽然没有学术上那样高的声誉,但却积累了很多财富,当时那个年代能拿到年薪7万美刀。
“名人代言”就是他提出来的,华生认为模仿名人的行为可以获得心理满足。他还提出了“咖啡时间”这个概念,表示卖咖啡不能光强调咖啡多好喝,而是要改变人们的行为,创造喝咖啡的机会。
虽然华生凭借自身的才能,在心理学界和广告界为人类创造了非常高的价值,但他在品格上并不受人尊崇。
华生的二婚妻子罗莉莎早逝,30岁便离开了他。两个儿子,一个因患抑郁症自杀,另一个长期进行精神分析治疗,无法正常生活。
“小艾尔波特”实验里的孩子6岁因脑积水去世,去世原因是否与华生的实验有关一直受人争议。
华生81岁去世,他这一生获得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他为人类创造的价值不可抹杀,但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也将永远遭人非议。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诚邀您点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