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发育一般用体重、身高(长)、坐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皮下脂肪等指标评估。其中最简便最常用的是身高、体重、头围。本期重点探讨体格发育基本规律。
体重增长规律正常足月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男婴3.3kg,女婴3.2kg,受胎龄、宫内营养因素等影响,会有个体差异,标准范围为2.5kg-4.0kg。
出生后3个月体重增长至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12个月时体重增长至出生体重的3倍(约10kg)。
医学上常用下面公式粗略计算:
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x2+8。
7-12岁体重(kg)=年龄x3+2。
身高增长规律正常足月儿出生时身长约为50cm,至12个月大约增长至75cm,2岁时大约增长至85cm。2岁以后大约每年增长7cm。
医学上常用下面公式粗略计算:
2-12岁儿童身高(cm)=年龄x7+77。
头围增长规律足月儿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cm,3个月时大约增长至40cm,12个月时大约增长至46cm,2岁时大约增长至48cm。
监测体格发育的意义为什么婴幼儿要定期体检,监测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因为身高体重等指标能较准确反映最基本的营养状况,也能早期发现一些元素缺乏,如维生素D缺乏,钙磷铁锌等缺乏,提前发现某些病理状态,如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营养不良等疾病,而且测量最为简单,对儿童无创伤。头围反映的是脑的发育和颅骨的发育,能够及早的发现如脑发育不良、脑积水等疾病。
附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