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鞍上巨大畸胎瘤合并下丘脑综合征

患者女,8岁,主因“嗜睡发热3个月,加重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2月”入院。患儿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嗜睡,伴有发热、头晕、恶心及呕吐,体温最高为38.5℃,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间歇性,每日次数不等。医院就诊,查头CT及MRI考虑颅内恶性肿瘤,给予静点化疗(5天,具体方案不详)1次,放疗13天后因白细胞降低停止,患儿症状无明显减轻。2月前出现吞咽困难及饮水呛咳,四肢无力。

本文由“壹伴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

入院查体欠合作:嗜睡,双侧瞳孔左:右=3:3mm,直间接对光反射(+),眼球活动无明显受限,面纹称,伸舌居中,口角无明显歪斜,咽反射正常,悬雍垂居中,全身皮肤粗糙,无皮疹。甲状腺无重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四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双侧病理征阴性。

实验室检查:血钠:-mmol/L,癌胚抗原:13.79ng/mL(0-5),游离T4:7.57pmol/L(12-22),游离T3:2.66pmol/L(3.1-6.8),甲状腺素及TSH正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0ng/L(7.2-63.3),催乳素:mIU/L(-),皮质醇:27.24nmol/L(.00-.00)。

MRI示:鞍上区见团块状略长T1、略长T2信号,其内见多发大小不一囊性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大小约5.3×6.4×4.4cm,压迫额叶、基底节区、三脑室及脑干变形,增强扫描:病变囊性病变边缘见多发环状强化。中脑导水管变窄,双侧脑室轻度扩张。蝶鞍明显增大,垂体影略薄。鞍上区占位病变伴多发囊变并梗阻性脑积水(如图1)。

图1a,b,c示:鞍上区团块状略长T1、略长T2信号,其内见多发大小不一囊性长T1、长T2信号,边界较清,大小约5.3×6.4×4.4cm,压迫额叶、基底节区、三脑室及脑干变形。d,e,f轴位、冠位、矢状位增强扫描显示:病变囊性病变边缘见多发环状强化。中脑导水管变窄,双侧脑室轻度扩张。蝶鞍明显增大,垂体影略薄。

诊断分析:该患儿影像学提示鞍上巨大占位;梗阻性脑积水,合并发热,嗜睡,高钠血症,甲状腺功能减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皮质醇降低,结合肿瘤解剖部位于下丘脑垂体关系密切,诊断下丘脑综合征;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继发性肾上腺功能减退。

治疗:入院后给予激素、脱水、防治感染等治疗,症状改善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术中见肿瘤灰白色,质硬,囊泡状,血供中等,分块切除。术后带气管插管返回ICU,呼吸机辅助呼吸。意识差,呼吸弱,心率慢,最低43次/分,高血钠,血钠mmol/L,贫血,尿崩。

给予营养支持、输血、补液、抗炎、补充激素等对症治疗。术后一周患儿意识状态好转,停用呼吸机,转出ICU继续治疗。患儿一般状态逐渐好转。术后有尿崩,口服弥凝片控制尿量,术后给予口服醋酸泼尼松片及左甲状腺素钠片激素替代治疗,复查皮质醇示:波动在37-1.64nmol/L(.00-.0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1ng/L升至3.9ng/L(7.2-63.3),甲状腺素游离T4:26.81pmol/L(12-22),游离T3:4.97pmol/L(3.1-6.8),癌胚抗原及催乳素降至正常。术后2周复查头MRI示:鞍上占位术后改变,双侧额、颞部脑外间隙增宽(如图2)。

图2a,b,c,d示:右侧额骨骨质信号不连续,双侧额、颞部脑外间隙增宽,蝶鞍上方占位性病变彻底切除,双侧硬膜下积液。

建议化疗辅助治疗,患儿家属拒绝化疗,要求出院待病情好转后再行进一步治疗。术后病理回报:未成熟畸胎瘤(如图3)。

图3a,b示:镜检见少数散在分布的幼稚的软骨,多个大小不一的腺腔,局灶浆粘液性上皮增生、异型性较明显,其细胞核畸形、增大、深染、出现核仁、未见核分裂像,结合病史考虑为放疗后反应性非典型增生,未见神经管及滋养叶上皮成份。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考虑未成熟性畸胎瘤,伴放疗后改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xtnjs/41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