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幼儿吃补品好吗?46问:我孩子3岁,前一段时间他出了水痘,最近又患了感冒,家里老人总是说孩子的体质不好,硬是要给他吃天麻、人参之类的补品,说是吃了这些补品会增加孩子的抵抗力,我不知这种做法好不好?
答:首先要说的是,刚出完水痘的孩子,如果马上吃天麻、人参之类的补品,会导致孩子再次承受出水痘的痛苦。
因为,孩子出水痘后,他身体内部正在通过自身机能继续排除毒素,这时让孩子吃补品,那么补品中的激素会再次催发孩子体内病毒的外溢,造成再次水痘的出现。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中的幼儿来说,重要的是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并且各种营养素之间比例平衡,这样才能满足幼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而常用的人参、天麻、银耳等补品中的成分与幼儿长生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成分相差甚远,家长花了相当的经济代价而所收到的营养效益极低,有的孩子还出现胸闷、食欲不振、出鼻血等症状;
有的还出现兴奋、激动、失眠等不良反应。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对于一个正常健康的幼儿来说,还是应从食物方面补充营养。
孩子缺锌怎么办?47问:我孩子3岁了,由于厌食、消瘦,到医院检查,结果说是缺锌,患了锌营养缺乏病,医生叫大人注意给孩子补锌。请问孩子为什么会缺锌?又怎样补充锌呢?
答: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人对锌的需求量并不多,国内推荐的每日标准是:
6个月以下的婴儿需要3毫克,7-12个月婴儿需要5毫克,l-10岁的孩子需要10毫克,成人需要15毫克,妊娠、哺乳期需要20-25毫克。
婴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对锌的需要量较大,而此时期孩子往往挑食、偏食,不能均衡膳食,使锌的摄入量不足,因而容易发生缺锌现象,从而得上锌营养缺乏病。
孩子患了此病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更加厌食,免疫功能减退以及出现其它的病变,有的还会发生异食癖现象(喜欢吃不该吃的东西,如泥土、纸张等)。
一旦诊断为锌缺乏病,轻微者只需要调整食物结构就可以了,并鼓励孩子多吃含锌量高的食物,如瘦肉、猪肝、鱼类、动物内脏、蛋类及豆制品等;
严重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锌剂。
怎样预防孩子铅中毒?48问:我时常看到一些信息,说是现在的婴幼儿容易铅中毒,我孩子现在已满2岁,我想了解一下婴幼儿铅中毒的原因及预防的方法。
答:铅是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金属元素,具有神经毒性。
轻度铅中毒往往造成孩子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动作过多、脾气暴躁、任性等;
重度铅中毒会使孩子生长速度减慢,患上难治性贫血病,严重影响智商的发展。
造成孩子体内铅量较高,从而发生铅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孩子吸入汽车废气中的铅和尘埃所致。
汽车的废气中含有较多的铅,而这些含铅的废气和尘埃往往集中在离地面1米以下的空间,这与小孩子走路时鼻腔所处的高度相仿,孩子在呼吸时也就很容易将铅也一同吸入体内。
另外,有—些含铅较高的食物和用品对孩子也有影响,如用含铅高的容器加工制成的爆米花,其含铅高达微克/too克,孩子只需吃30克爆米花便足以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啊;
又如加工皮蛋时常常要加入氧化铅以加快其成熟,使皮蛋的含铅量大大提高;
孩子用手接触报纸、铅笔、电池等物品后又抓东西吃,也会将铅代入体内。
为了预防孩子铅中毒,家长不要带孩子到马路边玩,乘公共汽车时要避开汽车的尾气;
少让孩子接触有含铅的物品;
经常洗手,特别是吃食物前要注意将手冲洗干净:水果削皮以后再吃。
如果孩子已经发生铅中毒,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排铅。
婴幼儿体重增长的规律是什么?49问:我宝宝已满月,比出生时增加了克,不知是否正常?另外,我还想了解一下宝宝今后一个时期的体重增长规律是怎样的。
答:您宝宝现在的体重是正常的。婴幼儿的体重增长的一般规律是:
新生儿出生后3-4天,由于摄入奶量不足、胎粪排出和水分丧失等原因,体重可减轻6%-9%,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一般在第l0天之前体重可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如果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时的水平,就属不正常了,得找找原因。
满月后体重比出生时增加克左右。
周岁以内是婴儿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前3个月每月增加-克;
第4-6个月每月约增加克;
7-12个月每月增加克左右。
婴儿6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
一周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3倍。一岁以内体重可用下列公式估算:前半年体重(千克)=出生体重+0.6x月龄;
后半年体重(千克)=出生体重+0.6x6+0.5x(月龄-6)。新生儿体重一般为2.5-4千克。
第二年全年增加2.5-3千克,2-l0岁体重平均每年增加约2千克,可采用下列公式估算:体重(千克)=7十实足年x2。
婴幼儿身高增长的规律是什么?50问:我宝宝出生时身长49厘米,已满3个月了,现在身长为57厘米,不知宝宝身长发育是否正常?又怎样知道宝宝以后身高发育的状况呢?
答:足月新生儿时身长约50厘米,生后第一年身长增加最快,大约增加25厘米。前半年长得最快,平均每月长2.5厘米左右,后半年每月约长1.2厘米,到满周岁时的身长约为75厘米,为出生时的1.5倍。
第二年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全年共增加10-12厘米:2-10岁平均每年长5-7厘米,该年龄段孩子的身高平均数大致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高(厘米)=70十实足年龄x7。
婴儿期和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两个高峰期,男女身高的增长有一定的差别。
一般足月新生儿的出生身长男孩较女孩略长;
同年龄的男孩身高较女孩高。
青春早期的增长速度女孩较男孩约提前2岁,故l0-13岁女孩的身高可超过同龄男孩;
达到最后身高的年龄,男孩较女孩迟,男孩比女孩高。
怎样使孩子长得高?51问:我们夫妇俩身高均属中等,孩子已满周岁了,他现在的身高有72厘米,还算正常。请问怎样使孩子克服遗传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长得高一些呢?
答:孩子的身高虽受父母遗传的影响,但5岁以内受遗传影响不大,倒是后天的多种因素影响更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以促使孩子长高。
(1)注意加强营养。
小孩的生长发育需要丰富的营养,保证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是关键。
在孩子生长最快的婴儿期和青春发育期,均衡膳食、获取充分营养尤为重要。
(2)注意防治疾病。
经常患病或有慢性疾病会影响生长,比如在生后第一年多病的孩子,其身长就可能落后于同龄的正常儿,以后即使疾病得到了治愈,但身高可能还与同龄儿有一段差距。
要使孩子长得高,应减少发病,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3)注意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既能增加新陈代谢,促进骨骼的生长,又能增强机体的防病能力,减少疾病。
平时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多带他进行各种体育活动的锻炼,以促其体格的生长发育。
(4)注意保证睡眠。
在睡眠中孩子才能分泌长高的“动力”物质一生长激素。欲要孩子长得高,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可少。
(5)注意不乱用药。
有些父母为使孩子长得高到处求医用药,殊不知有些保健品、药物虽然使孩子暂时长高,但骨骺的愈合也提前了,长高的潜力也就没有了,反而导致最终的身高更矮。
温馨小贴:医院有专门治疗矮个的诊室,可以带孩子去检查。
宝宝“天顶盖”有点下陷?52问:我宝宝出生已三个月了,现在他的“天顶盖”好像比出生时变大了,而且有一点下陷,这正常吗?另外,大人用手触及过宝宝的“天顶盖”,这会不会伤害他的大脑?
答:“天顶盖”是俗称,医学上叫“囟门”,是婴儿颅骨与颅骨之间尚未完全衔接的空间。
两块额骨与顶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只有脑膜、头皮和皮下组织的菱形空间,叫前囟门;
两块项骨与枕骨之间形成一个无骨的小三角,叫后囟门。
人们常说的囟门是指的前囟门。婴儿刚出生时,头颅受产道的挤压,颅骨常常相互重叠,因此囟门比较小。
生后由于脑的迅速生长,重叠的颅骨被渐渐撑开,囟门反而变大了,这是正常现象。
与此同时,颅骨也在不断生长,它的边缘也不断生长新骨,使囟门逐渐缩小,直至闭合。
一般来说,前囟门应于生后18个月前闭合,后囟门生后3个月内闭合。
正常的囟门外观平坦或稍微下陷,还可以触及到博动。
婴儿的囟门由一层像帆布一样结实的细胞膜覆盖着,给宝宝洗头时,用手轻轻触摸他的囟门,不用担心会伤害宝宝的大脑。
但应注意,不要用指尖重压囟门,因为没有颅骨的保护,不适当的外力作用,有可能对脑组织造成一定的损害。
温馨小贴:囟门关闭延迟,可能患有佝偻病、脑积水病等;
囟门关闭过早,有脑发育不全、头小畸形的可能;
囟门饱满或明显隆起,提示颅内压增高,多见于脑积水、颅内感染、脑膜血肿、颅内肿瘤等症的表现;
囟门明显凹陷,常见于严重脱水(如急性腹泻)的婴儿。
发现宝宝囟门有异常表现,医院检查。
婴儿为什么总爱流口水?53问:我宝宝6个月了,最近老是流口水,不知是什么原因?
答:口水由口腔内三对唾液腺分泌而成,其中有许多消化酶,对消化食物很有帮助。
新生儿的唾液腺还没有充分发育,唾液量少。
但到了三、四个月开始,唾液腺开始发育,唾液分泌增加,到了五、六个月自然会流口水。
此外添加辅助食物、长新牙等也都会促使唾液分泌量增加,而婴儿口腔容积相对较小,吞咽调节功能差,往往来不及吞咽下去而使口水流到口外。
周岁以后,随着脑发育的健全,孩子唾液分泌的抑制能力增强,吞咽功能也增强,流口水的现象就会减轻,直到消失。
对流口水的婴儿应勤换围兜,并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蘸掉口水(注意不要擦,容易擦破婴儿皮肤)。
如嘴唇周、下颌、颈部皮肤已经出现潮红、糜烂或脱皮,则应用温水洗净局部皮肤,再涂上少许软膏或油剂。
温馨小贴:这种情况会持续好几个月的,父母们一定要耐心,可以给一点饼干、磨牙棒(民间有用猪尾巴)让宝宝慢慢啃。
给婴儿用安抚奶嘴好不好?54问:听朋友说,给婴儿用安抚奶嘴不好,但我宝宝特别喜欢含安抚奶嘴。到底可不可以给婴儿用安抚奶嘴呢。
答:婴儿一出生就会吸吮奶头找吃的,因此吸吮功能是与生俱有的。
对于婴儿来说,吮吸不仅是生存的必需,也是心理满足的需求、而每个孩子对吸吮的需求是有差异的,有的就特别强烈。
宝宝吸吮不够,其吸吮的需求就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如果宝宝吸吮的需求特别强烈,那就不妨用安抚奶嘴。
但要注意的是,安抚奶嘴并不是万能之物,不能宝宝一哭,就把奶嘴塞入他的嘴里,把宝宝丢在一边不管,其实宝宝真正需要的是父母给予的安抚。
温馨小贴:精神的充实会减轻婴儿对奶嘴的依赖,最好不要养成这个习惯,当然已经有个这个习惯,要逐步减少,不要猛然停止。
请参照《0岁方案》中十五个早教区丰富孩子的生活。
待续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