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A/T/N框架和临床状态——早期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资料的长期回顾性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然而尚未有理想的治疗方法。淀粉样蛋白(A)、tau蛋白(T)和神经变性生物标志物(N)(A/T/N)分类是基于AD潜在的神经病理过程,使用生物标志物组合指导AD临床早期干预标准化的重要突破。大会中,来自挪威的G.R.Grontvedt教授分享了对早期AD临床资料的A/T/N分类的长期回顾性研究结果。该研究纳入10例临床诊断为AD(n=38)或健忘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aMCI)(n=64)的患者,以及61例认知健康的对照个体。AD的基线脑脊液(CSF)核心生物标志物(A?1-4,磷酸化的和完整的tau)被用于A/T/N分组。结果显示,在4个主要的A/T/N组中,一些aMCI患者会进展为临床AD痴呆。比例最高的是三阳性病例,但进展也常见于疑似非阿尔茨海默病病理生理学(A-T+N+)和三阴性状态(A-/T-/N-)的患者。A-T-N-的认知健康的个体在一段时间内基本保持认知完整,但在aMCI中,临床结果是异质性的,包括AD痴呆、其他痴呆和康复。A/T/N分类系统临床应用的基线数据和患者年临床状态的对比用A?1-4/A?1-40比值作为淀粉样生物标志物诊断AD的新证据
淀粉样蛋白是AD的一种生物标志物,来自法国的C.Tisserand教授在大会上分享了使用A?1-4/A?1-40比值作为淀粉样生物标志物诊断AD的证据。该研究分析了A?1-4/A?1-40比值计算后淀粉样蛋白状态的调整情况(A-或A+)来判断是否AD。对神经内科年1月至年6月间收治的例受试者的CSF进行了分析。-年A?1-4/A?1-40比值的计算在仅在中期或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n=),年则系统地进行了A?1-4/A?1-40比值计算(n=)。研究采用ELISA测定生物标志物浓度;通过McNemar试验评估全人群和这两个研究期间淀粉样蛋白状态的改变。受试人群的平均年龄为69岁。67%经A?1-4测定为A+的受试者,经A?1-4/A?1-40比值计算后成为A-(P0.),18%经A?1-4测定为A的受试者经A?1-4/A?1-40比值计算后成为A+(P0.)。这些比例与-年组相似(分别为68%和9%,P0.),与年组相似(分别为70%和8%,P0.)。研究结论支持系统地使用A?1-4/A?1-40比值作为淀粉样生物标志物以诊断AD。Aβ1-4/Aβ1-40和Aβ1-4诊断的淀粉样状态差异唾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来自份样本的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
来自医院神经内科的H.S.GleerupFornitz教授分享了一项系统回顾研究。该研究系统地分析了唾液中用于AD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以确定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在系统回顾之后,研究共收集了份患者和健康对照的唾液样本。其中患者被诊断为AD、路易体痴呆(DLB)、血管性痴呆(VaD)、混合性痴呆、额颞叶痴呆(FTD)或常压脑积水(NPH)。该系统分析共纳入16项研究,其中10项在A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发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生物标志物:淀粉样A?1-4、tau、乳铁蛋白及其代谢产物有可能成为AD的唾液生物标志物。这项回顾性分析结果证实了唾液是AD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来源。目前一项用针对A?1-4抗体(ganternerumab)早期AD治疗的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开展,请各方拭目以待。神经细丝轻蛋白在预测亨廷顿病进展中的应用
除了阿尔兹海默病之外,此次大会上也就另外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亨廷顿病(HD)——分享了一些前沿研究进展。来自英国伦敦大学的FilipeBrogueiraRodrigues教授团队进行了一项为期4个月的前瞻性研究,对亨廷顿病(HD)患者脑脊液(CSF)中的突变亨廷顿蛋白(mHTT)和神经细丝轻蛋白(NfL)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CSF中的mHTT、CSF和血浆中的NfL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且HD突变携带者的增加模式与对照组明显不同,并以依赖HTTCAG计数的方式增加。mHTT、NfL的基线浓度可以预测疾病的临床进展和脑萎缩,而它们的变化率并不能预测疾病状态。亨廷顿舞蹈病热点解读
(以上观点谨代表专家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针对亨廷顿病的多中心III临床试验即将在全国开展,研究的是一种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在这种疗法中,ASO进入细胞后结合并摧毁突变HD基因的信使RNA(mRNA),抑制有害蛋白质的产生,达到基因沉默的效果。区别于症状治疗,该疗法针对病因,能减轻疾病进展程度。商慧芳教授
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致力于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
神经遗传性疾病及运动障碍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
省部级课题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篇(近三年80余篇),5分以上论文30余篇
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会员和公共关系委员会共同主席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作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和运动障碍病学组委员
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神经变性疾病防治分会主任委员
四川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病学组组长
参考资料:[1]G.R.Grontvedt.Along-term,retrospectivediagnost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