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23岁,头痛、头晕半年
MRI
右侧小脑半球见一囊实性T低T2高信号,大小约5.7cm×3.7cm×3.6cm,边界清晰光滑,内部可见分隔,增强扫描病灶右侧壁结节状明显强化,壁结节大小约2.6cm×2.2cm×.9cm,分隔、囊壁明显强化,囊内容物无强化;第四脑室、右侧侧孔、正中孔受压,脑室系统扩张。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梗阻性脑积水
免疫组化结果:CK(-),Vim(+)、S-00(+),GFAP(+)、α-inhibin(-)、D2-40(-)。血管内皮细胞CD34(+)、ki-67index(约3%+)。
病理:(右小脑占位):符合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WHOⅠ级)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单纯囊肿型;囊性伴壁结节型;实性肿块型;
单纯囊肿型:壁薄且内缘光滑;囊壁呈T等T2稍高信号,囊液呈T低T2高信号,T2FLAIR上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呈轻至中度强化;
囊性伴壁结节型:多发生在小脑,多为大囊大结节表现,囊性部分为单囊或多囊状,呈T低T2高信号,T2FLAIR上呈等或稍高信号;壁结节呈T等或稍低、T2高信号,若出现黏液变、囊变区则信号不均匀。
强化方式多样:
①表现为壁结节和囊壁均明显强化;
②壁结节明显强化而囊壁无强化;
③壁结节和囊壁均轻度强化;
实性肿块型:多发生在鞍区,沿视觉通路生长而呈前后方向走行。以实性成分为主,内部常伴多发微囊泡变或坏死囊变区。肿块多呈T等或稍低信号,T2高信号,内部信号不均,DWI上呈等、低信号。增强扫描肿块呈明显均匀/不均匀性强化。
这个病例,属于典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仅需与血管母细胞瘤鉴别。
同为囊实性占位,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小(青少年),壁结节比较大,属于大囊大结节,囊变区相对小,瘤周无水肿,强化程度不如血管母细胞瘤明显;
血管母细胞瘤发病年龄较大(20-40岁),大囊小结节,瘤周可有水肿,增强显著强化。血管母细胞瘤患者,应该留意有无VHL综合征。
参考资料:
[神经影像]“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鉴别诊断(建议收藏)~~~原创影像三人行影像三人行CT读片指南,第二版,主编卢光明许健陈君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