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您生·陪您一生
怀孕以后,准妈咪最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胎儿在子宫内生长得好吗,发育是否正常,会不会有畸形?不仅如此,医生也很想了解胎儿的生长史,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治疗。
那么,每次B超检查安排在什么时间才恰当?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
孕期B超检查的目的
孕期B超检查的目的是判断胎儿生长是否符合孕周,判断胎儿有否畸形,了解胎儿在子宫内是否安全。另外,不同时期的B超检查的目的也不完全一样。
孕早期B超检查是确定是否妊娠以及与停经时间是否符合,为预产期的估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并及时发现胚胎的发育异常。
孕中期B超检查是观察胎儿各系统组织器官发育有无异常,以便及时发现畸形胎儿,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脑积水、脊柱裂、腹壁缺损、四肢短小、多囊肾、消化道闭锁等。
孕晚期B超检查是为了了解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全情况,为临床处理提供信息。
孕期要做几次B超?
没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整个孕期一般会接受4~5次B超检查。
1.确认宝宝健康第一步征兆
(孕6-8周)
主要是排除或及时发现异位妊娠(宫外孕)或异常妊娠(葡萄胎等),了解胚胎是否存活,确认预产期、诊断双胞胎等。
提示:妊娠15~56天是宝宝器官形成期,57后进入胎儿期,各种器官组织分化成熟,所以建议准妈妈们在妊娠57天后进行第一次B超检查。
2.查NT评估是否有染色体异常
(孕11-14周)
主要是通过鼻骨和NT测量,结合唐氏综合症筛查试验,评估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度。
3.传说中的大排畸
(孕18-24周)
23周左右宝宝的重要脏器基本发育成形,此次B超即平时说的大排畸,主要是系统筛查胎儿发育及诊断胎儿致命性畸形,包括无脑儿、脑膨出、开放性脊柱裂、胸腹壁缺损内脏外翻、单腔心、致命性软骨发育不全。
4.监测宝宝发育情况
(孕32-38周)
孕晚期到分娩前会进行1~2次B超检查,排除一些在妊娠晚期才出现的胎儿发育异常,了解宝宝的位置、体重、胎盘位置及成熟度、羊水的多少等。判断有无脐带缠绕,了解脐带的血流情况,评估是否可以顺产。
温馨提示如果孕妈妈患有某些疾病,则B超检查更为重要哦,除了了解胎宝宝的生长发育,更重要的是可以了解疾病对胎宝宝的影响,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因此,B超检查的次数和时间与正常情况相比会不同,需遵从医生安排。
B超单上的专业术语解读
LMP:末次月经时间,即孕前最后一次月经第一天的日期。用于与B超检查结果相结合,判断孕周。
EDD:预产期。
BPD:双顶径,即胎儿头部从左至右最长的距离,足月时一般应达9.3厘米或以上。用于推算胎儿体重和发育状态。
FL:股骨长,即大腿骨长度,一般为BPD值减去2~3厘米(与孕周相关,可能会有差异)。用于推算体重。
HC:头围,即环头一周的长度,足月时可达34.5厘米。用于监测发育状态。
AC:腹围,即经过脐部肚子一周的长度,足月时可达36厘米。用于监测发育状态。
GP:胎盘分级,即胎盘成熟度,一般分为0、I、II、III级。用于检测胎盘成熟度及胎盘功能情况,以便及时发现胎儿缺氧表现。
AFI:羊水指数,即以孕妇的脐部为中心,分上、下、左、右4个象限,将4个象限的羊水深度相加得出的数值,孕晚期的正常值为8~18厘米。用于检测羊水量,过多或过少都需要进一步检查。
S/D:脐带血流比值,即脐带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孕32周后应不超过3。用于与胎儿供血相关,监测胎盘和脐带功能情况。
LOA、ROA等:胎位情况,写法由三方面来表明。用于监测胎儿位置,为分娩做好准备。
1、胎儿先露部位在骨盆的左侧或右侧,简写为左(L)或右(R)。
2、先露部位名称,如头先露为“枕”,即“O”,臀先露为“骶”。即“S”,面先露为“颏”,即“M”,肩先露为“肩”,即“Sc”。
3、先露部位在骨盆之前(A)、后(P)或横(T)。例如头先露,枕骨在骨盆左侧,朝前,则胎位为左枕前(LOA),为常见的胎位。
孕期B超检查注意事项
(1)做B超前要吃饱饭,不要饿着肚子,尤其到了孕中晚期,肚子饿着宝宝会不配合。
(2)去医院要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和鞋子。
(3)做B超前不要吃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如牛奶、红薯等,否则容易产生气体阻碍超声波的穿透,造成所检脏器显像不清。
(4)根据实际检查提前憋尿或排尿。孕早期做B超,孕妇需要提前憋尿,膀胱里积聚一定量小便才能看得清楚。您可以在家提前喝毫升水,到医院检查就省时间。怀孕中晚期做B超检查,要提前排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