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罕见病日三个案例带你了解罕见病真相

年2月28日,

是第15个国际罕见病日。

目前全球罕见病约有多种,

其中近80%的罕见病

是由遗传因素引起,

有部分是由隐性基因携带者

通过生育后代而显现疾病症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之间的疾病或病变。研究表明,80%以上的罕见病是由遗传因素导致的,且50%以上的罕见病会在出生时和儿童期发病。

今天,医院脑病二科主任郑敏超通过三个典型病例带大家认识罕见病。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患者:木斯塔(化名)

病史:5岁时发现不会跑、不能独自上下楼梯,经基因检测诊断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0岁时到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后能扶物站起并奔跑。

郑敏超主任科普: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是X连锁隐性遗传疾病,男孩发病,女性不发病。通常患儿运动发育较正常儿童晚,如学会走路晚、步态蹒跚、不能跑步、常无故摔倒。在3~5岁时症状逐渐明显,因骨盆带肌力弱,不能跳跃、奔跑,上楼费力,行走姿势异常,腰椎过度前突,骨盆向两侧摆动,呈典型的“鸭步”。由于腹直肌和髂腰肌无力,患者由仰卧位起立时,先翻身转为俯卧位,然后伸直双臂用双手支撑床面,双腿亦伸直,逐渐用双手扶住膝部,依次向上攀附大腿部,直到立起。肌营养不良目前没有特效治疗方案,大多数预后不良,可以导致儿童的伤残,最后导致死亡。

天使综合征

患者:艾思(化名)

病史:1岁时出现癫痫症状,并伴有严重的运动障碍、智力低下,生活无法自理,语言障碍。到医院康复治疗后,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

郑敏超主任科普:天使综合征80%~95%患儿出现癫痫发作,其中50%患儿于1岁内出现,75%患儿于3岁内出现,他们通常智力低下、语言发育延迟、小头畸形、多动,存在共济失调、宽基底步态及肢体震颤等运动障碍,常有频繁无诱因、与周围环境不相适应的暴发性笑或微笑、表情愉悦、拍手等快乐行为,目前尚无有效治疗,一定程度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运动、语言等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prader-willi综合征

患者:羊羊(化名)

病史:反应迟钝,智力低下,学习困难,身材矮小,一岁以前肌张力低,吮吸力差,喂养困难,一岁以后食欲过强并嗜睡。到医院康复治疗后可与人互动并自行走路。

郑敏超主任科普:prader-willi综合征70%的病例为父源染色体15q11-q13缺失,25%染色体15q11-q13区段母源UPD,2%~5%印迹中心缺陷所致。prader-willi综合征新生儿期主要特征为严重肌张力低下、喂养困难、外生殖器发育不良,婴幼儿期后食欲亢进、肥胖、学习障碍及脾气暴躁。他们普遍窄脸、前额窄凸、长颅、单眼皮、杏仁眼、斜视、窄鼻梁、薄上唇、嘴角下垂、小嘴、小下颌,身材矮小,肤色白,发色较淡,偏淡棕色,耳畸形,小手小脚,手狭窄且尺侧边缘较直,男婴常有隐睾。Prader-Willi综合征的胎儿在妊娠期间会产生一系列典型的表现,如胎动减少、羊水过多、胎儿生长不对称及宫内生长迟缓。

医师推荐

PROFILE

郑敏超

脑病二科主任

从事儿童脑病24年

擅长诊治脑瘫、脑积水、脑白质病、遗传代谢病变、癫痫、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症及智力障碍等症,尤其对脑瘫及脑白质病变治疗有较深入的体会。

再“罕见“

也需要被看见

医院

呼吁大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js/9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