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诊疗规范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产科诊断亓淑芳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防治
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人体兔防御系统方面的疫病。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很高的严重传染病,它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兔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艾滋病由HIV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潜伏期6个月~5年,短期内病死率平均50%,高危因素:吸毒;输血(尤指不规范输血);卖淫嫖娼;溃疡性STD。感染过程:一期:急性感染期,1-3个月,抗体阳转;二期:无症状携带症状,6-15年,或更长;三期:艾滋病潜伏期,最多2-3年;四期:艾滋病期。
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定义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母婴传播是指HIV感染的妇女在妊娠期、分娩期或产后哺乳期将HIV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
HIV传播主要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1、宫内传播:通常发生在妊娠晚期,尤其是妊娠36周以后(占70%);
2、产程中和分娩时传播:在宫缩时,母体-胎儿微循环的血性传播;含有HIV母血、宫颈阴道分泌物进入胎儿眼、鼻、口腔。目前认为分娩过程传播是HIV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3、产后母乳喂养传播:HIV阳性的母亲乳汁中也含有HIV,检出率58%,病毒通过口腔或胃肠道进入婴儿体内的。HIV母婴传播的危险在产后1个月最高。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母乳喂养是HIV母婴传播的重要途径。
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能会在怀孕的后期、分娩过程中和母乳喂养时把艾滋病病毒传给胎儿或婴儿,传播的可能性为25-40%,一般为30%左右。
预防HIV母婴传播的四个阶段:
1、育龄妇女——I.预防感染—一级预防
2、HIV感染妇女——II.防止非意愿妊娠—二级预防
——III.预防母婴传播—三级预防
3、HIV感染妇女及其子女与家庭——IV.提供治疗与支持
预防HIV感染妇女的孕产期传播
1、充分的咨询与自愿检测(PICT);
2、确保HIV(+)妇女能够得到产前保健和预防母婴传播方面的相关服务;
3、知情选择终止妊娠(孕早期);
4、HIV感染妇女继续妊娠者,为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提供抗病毒药品及咨询服务;
5、安全分娩,避免产时感染;
6、为新生儿安全喂养提供支持与咨询服务;
梅毒母婴传播的防治梅毒概述
近年来我国梅毒患病率明显上升,而某些城市人身合并梅毒的患病率达1‰--6‰;病原体为梅毒苍白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潜伏期为6-8周;90%的梅毒通过性交传染,其他途径有血液传播与围生期传播;梅毒可促进AIDS的感染与传播。孕妇筛查梅毒的重要意义
梅毒发病率高,约90%为潜伏梅毒,易忽视,有传染,只能通过筛查发现。妊娠各期都可感染胎儿,尤其是早期梅毒%感染胎儿,而且早期梅毒治愈率达95%以上。
梅毒的生物学特性
1、人是唯一的储存宿主
2、感染途径:1)直接感染:性交感染(占95%);2)间接感染:接吻、哺乳、输血、污染物品等。3)垂直感染:母婴
3、分类:获得性梅毒、先天性梅毒。
母婴垂直感染的途径
1、胎盘及脐静脉:主要在肝、肺、脾、肾上腺
2、直接感染胎盘:多在妊娠4个月后,发生小动脉内膜炎,形成多处梗死灶,导致胎盘功能严重障碍。表现为胎盘大而苍白(胎盘﹕胎儿=1﹕4)。
妊娠梅毒的治疗注意事项
1、早期梅毒应强调规范治疗:在初治后1周,用同等剂量复治1次。如治疗中断1天以上,整个疗程需重新开始。
2、妊娠后期,如B超发现胎儿肝脾大、腹水、脑积水者,应建议引产。
3、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应同时查有无HIV感染。
孕妇梅毒所生婴儿的随访
1、经过充分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1)出生时血清反应阳性:未超过母亲的血清滴度应每月复查1次;8个月时如呈阴性且无临床表现——可停止观察。
(2)出生时血清反应阴性:应于出生后1、2、3及6个月复查,至6个月时仍阴性,且无先天梅毒的临床表现,可除外梅毒。
2、预防性治疗:未充分治疗或未用青霉素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无条件对婴儿进行临床及血清学随访者;
梅毒产妇的随访
1、梅毒经充分治疗后,应随访3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第三年:复查一次;
2、神经梅毒:随访CSF,每半年一次,直至CSF正常
3、复查内容:临床和血清学(非螺旋体抗原试验)
1)如疗后6个月内血清抗体滴度下降<4倍:原因可能为治疗失败、再感染、神经梅毒或合并HIV感染。此时应加倍剂量重新治疗,作脑脊液检查。
4、血清抗体转阴时间:一期为1年以内;二期为2年以内;少数晚期梅毒:可持续在低滴度3年以上。
梅毒患者的婚育指导
凡确诊为梅毒者应暂缓结婚,正规治疗后临床治愈或RPR滴度下降4倍以上可结婚,但RPR应转阴才能生育。患者在确诊为早期梅毒前3个月内,与之有性接触者,虽RPR阴性,应给予预防性治疗。本周节目预告:专题宣传周
11月30日(周一)
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健康教育科谢少云
12月1日(周二)
艾滋病梅毒母婴传播诊疗规范产前诊断亓淑芳
12月2日(周三)
男性应该承担起防艾的更多责任男性科李玉新
12月3日(周四)
主动检测知爱防艾共享健康——艾滋病检测
小知识检验科孙元振
12月4日(周五)
-HIV暴露风险儿童的防治知识新生儿科赵雷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