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是父亲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的日子。虽然医师通知中午复查CT,如果没有再出血就直接转入普通病房,但是我们一家医院,等待的心情依旧有些急切,希望时间能够过的快一点。
原计划下午13:30进行的检查由于有临时紧急事情,一直拖到快15:00了,医师才有时间陪我们去(脑外科要求病人做任何检查都必须有一名医生陪同),检查后随即转入了普通病房,也标志着进入了以家人为主要护理人员的康复阶段。现在我们可以时时刻刻陪伴父亲了,但是,父亲并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任何并发症都可能使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对家属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5月下旬九江的天气开始有点湿热,夜间还有点凉风,对大病后的父亲,既受不了冷,也耐不住热,此时,父亲就像两三个月的孩子,除深睡眠之外的时间里,对外界刺激是有一些反应的,四肢都能动了,就是右侧的上下肢,肌力都能达到3级。而他的身体插了胃管、导尿管,又是心电监护,面罩吸氧,手脚都绑在床边的扶杆上,怎么能舒服?为了不让父亲出现并发症,我们必须十分细心、用心、劳心,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责任。
日常护理大致包括十一个部分,分别是:腰穿、防褥疮护理、雾化吸入治疗、拍背、功能锻炼、大小便护理、心电监护仪、体温监测、服药、进食、下床与行走等。
腰穿
破入脑室的血需要通过腰穿,引流脑脊液促使血肿排除,减少脑积水的发生率,因此,隔日做一次腰穿。第一次只放出了5ml血一样的“脑脊液”,此后,15ml、20ml、30ml、50ml,越来越多,颜色也越来越淡,慢慢变得清亮了。之后隔三、五天再做腰穿,最后一次基本上接近正常。出院时复查的CT也没发现脑积水征象。腰穿后平卧6小时,尽可能不要翻动身体,以免脑压下降出现头痛、呕吐等不适。
防褥疮护理
至少每两个小时翻动一次身体,变换体位,以免出现褥疮。尤其是骶尾部、会阴部,大小便后立即用温水擦洗干净,再用手拍打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还要用扇子轻轻地扇,保持干燥。这是个体力活,偷不得半点懒,只要一两个小时疏忽,皮肤就开始红肿了,真要是皮肤破溃了,恢复起来就很难、很漫长。
雾化吸入治疗
因为发病时颅内高压引起了呕吐,呕吐物吸入肺部,出现了吸入性肺炎,又是昏迷卧床,所以,在应用抗生素同时,每6小时要做一次雾化吸入治疗,还必须每天拍背几次,帮助痰液排出。正常情况下,雾化吸入治疗都是坐着做,贮液罐中的药液能充分地通过细口喷嘴被氧气雾化,而父亲是卧床,贮液罐中的药液近一半都处于细口喷嘴下方,如果不把雾化器直立让药液进入细口喷嘴,是达不到雾化的效果,也就只是起了一个吸氧的效果,所以,我们手拿雾化器,按照父亲的呼吸节奏,时而直立造雾,时而把面罩对准父亲的口鼻,达到最大程度的雾化吸入治疗效果。
拍背
拍背也是有技巧的,最好是坐位,父亲块头不小,需要两人一起做,拍背需要错开进食、喝水的时候,空心掌由下往上、由外往内叩击,每次不少于5分钟,但也不要超过30分钟,叩击力度不宜太小,舍不得父亲,就扣不出痰液,当然,也不能扣得他难受。
功能锻炼
一手握住父亲的手或脚,一手托住肘关节或者膝关节,前后、上下活动肢体,拉伸关节和筋脉,一方面可以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栓形成,一方面又锻炼了肢体的功能,减少致残率。功能锻炼越早越好,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大小便护理
不拉大便的时候,希望他拉,以免肠内容物毒素过多,中医讲“六腑以通为用”,吃得下、拉得出才健康。大便出来了,不管什么时候,马上要换护垫,温水清洗干净,擦干,拍打皮肤,保持干燥。插了导尿管,小便护理就比较简单,记号尿量就可以。导尿管最好不要放久,在拔除导尿管前三天开始夹闭,因为输液量大,输液时和输液后,2小时蓄积在膀胱的尿量就有多毫升,一定要记得放开,不然,膀胱破裂了,那就又要一次手术。
心电监护仪
护士会按时来查看的。父亲虽然有了反应,但意识还不清晰,就算是早上最佳状态下,他表达的还是不接受生病的现实,氧饱和度的光传感器是夹不住他的,带上去,十几秒钟,父亲就会用指头把它搓掉。呵呵,还是要带的,不要去麻烦护士了,反反复复帮他套上,只要不低于90%就不要担心。观察呼吸和心率,绝大多数人基本不会有大问题。心电图,这个需要专业知识,但最简单的规则性是任何一个陪护人需要懂的。血压每小时测量一次。
体温监测
每小时测量一次。第五天开始,父亲的体温又逐渐高起来了,最高的第6、7天,超过了40℃,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吸入性肺炎有的,但痰始终没有咳出过,也听不到啰音,尿路、消化道、留置针等都没有炎症的证据,像这么大量的脑出血,破入了脑室的患者,大概有1/4会出现中枢性发热,但必须排除其他感染,所以,还是加用了最好的抗生素,以防万一。
中枢性发热有一些特点:突然高热、突然退热,躯干温度高,四肢次之,双侧温度可以不对称,一般发热前无寒颤,不易出汗,白细胞、降钙素原增高不明显。这期间,要用冰袋放在颈根部、腋下、腹股沟等大动脉经过的地方进行物理降温,还服用了3粒同学送来的安宫牛黄丸。
用药
按医嘱给药,开始三联降压药、抗癫痫药、改善微循环药,此后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法用量。每天1/3粒片仔癀。早期不能吞服时,就将药物化开从胃管注入。这次发病后,父亲出现了血糖增高,每天监测血糖,采用了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用药须按时按量,还须注意是餐前还是餐后用。
进食
经过了6天的脑水肿急性期后,父亲的康复是一天一个样,四肢的肌力增加到了4级,清醒的时间从几分钟开始恢复到一小时多。第7天,只能吃少量菜汤。第8~9天用肠内营养,但大便次数增多,一天有十几次,那天太累了,不得已停用肠内营养。第10天扶他坐起来的时候,自己一抬手就把胃管拔除了,早餐也开始吃米糊、果汁、菜汤,下午,喂了ml的果汁,这里有一个苹果、一根香蕉、一根虫草、十片西洋参和3克东阿阿胶,邪去正虚当补。第11天,早餐是一碗稀饭、半个馒头和一个鸡蛋。此后,饮食基本解决了。
下床与行走
术后第7天,唐主任查房就说要让父亲坐在椅子上,尽早下床,但那时,我们真没勇气去做,因为父亲能叫醒的时间也就是早上十几分钟,还要不断的刺激他,不然,马上就睡着了。第11天,主治医师说要尽早下床,下午,我(_boshi)和大妹夫、母亲一起,将父亲扶到了一张太师椅上,真的坐了十几分钟,坐起来后的状态似乎要清醒一些,但时间不长,太累。第14天,奇迹啊,父亲在椅子上坐了一会,说要自己走走,于是,大妹夫架着他,走出了病房,在走廊上还走了十来米,引得几个病房的家属和病人、医护人员来围观,都感叹父亲恢复得很快。患者能行走是最开心的,但这又是最要警惕跌倒的时刻,随时以他要跌倒的状态做好保护。
时间很快进入到第6月7日,这是父亲出院的日子,对于这么严重的病例,从入院到出院经过19天的治疗,恢复到这个状态,医院已经创造了奇迹,即使放眼全世界的医疗案例,也没有几个会比父亲幸运的了。因此,家人精心、细心、用心的护理,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像年轻爸爸妈妈呵护刚出生宝宝一样照料父亲,这是一份爱,是一份责任,是父亲最快最佳康复的重要保障,不能把它随意交给护工。宁可累一时,不要累一辈。
回家后的这段时间,我们每天需要给父亲做血压监测、按时服药以及中药食疗,到今天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父亲已经完全能够生活自理,逐步恢复了原本安详的生活,看,他在家里打扫卫生呢。
本文由周俊医师(_boshi)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