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释
图1.PC:a)T1WI示肿瘤呈稍低信号,浅分叶状(箭头);b)T2WI示肿瘤呈稍高信号;c)DWI示肿瘤呈高信号;d)增强扫描示肿瘤稍不均匀明显强化,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
图2.PPTs:a)冠状面T2-FLAIR示肿瘤为稍高信号(箭头),形态不规则,侵犯四叠体及左侧颞叶;b)矢状面增强扫描示肿瘤不均匀轻度-中度强化(箭头)。
图3.PB:a)DWI示肿瘤呈高信号(箭);b)ADC图上肿瘤呈低信号;c)增强扫描示肿瘤不均匀明显强化(箭头),边界清楚。
1简述
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Pinealparenchymaltumors,PPTs)是一类起源于松果体实质细胞的少见肿瘤,仅占颅内肿瘤的0.1%~0.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年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可以分为松果体细胞瘤(PC)、中分化松果体实质细胞肿瘤(PPTID)和松果体母细胞瘤(PB)三个类型。PPTs常引起梗阻性脑积水,通常PC引起脑积水的程度轻,PB常造成严重的脑积水,但本组MRI显示1例体积较小的PC有明显脑积水(此例有中脑浸润),而PPTID虽然体积最大,但无脑积水表现,可见此征象与肿瘤大小、类型无必然的联系,而与肿瘤是否压迫或侵犯第三脑室或中脑导水管有关。本病应与发生于松果体区的生殖细胞瘤、畸胎瘤、胶质瘤及脑膜瘤鉴别。①生殖细胞瘤在松果体区最常见,好发于青少年男性,于CT上呈均匀等高密度伴中心包埋性粗大钙化是其特征,MRIT1WI上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等高信号,且均匀显著强化,强化程度高于PPTs,肿瘤边界不清,常浸润邻近组织,并可沿脑脊液种植转移;②畸胎瘤好发于儿童,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CT上可见脂肪和钙化,MRI上T1WI、T2WI均呈混杂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或无强化;③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随肿瘤分化程度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当肿瘤分化较好时,呈较均匀的低密度或长T1长T2信号,可有不同程度强化,有时与PC不易鉴别,但胶质瘤体积相对较大,一般瘤内均有囊变、坏死,在D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当肿瘤分化较差时,密度或信号以及强化不均匀,瘤内多见多发囊变、坏死和出血;④脑膜瘤呈等T1等T2信号,增强扫描肿瘤明显均匀强化,与大脑镰或小脑幕关系密切,有时可见“脑膜尾征”,其影像学特征典型,鉴别诊断不难。
2MRI表现
PPTs在MRI上以边界相对清楚、实性为主的稍长T1、稍长T2信号、略不均匀强化的表现为主,强化程度从轻度到明显以及在DWI上呈稍高或高信号较具有特征性,此特征可以由PPTs的病理特点得到解释,PPTs的细胞密度、核浆比较高,尤其是PB,而间质少,水分子扩散受限,导致DWI上信号升高,ADC图上呈低信号。部分松果体生殖细胞瘤在DWI上也呈稍高或高信号。另外有研究报道,ADC值对PPTs术前分级有一定作用。
(原作者:史玉振,田迎,等;本网摘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