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五河县头铺镇居民孙正秀身体一直很健康,近来,儿女们却发现老人经常诉说头痛头晕,说话颠三倒四,走路跌跌撞撞,还时常尿裤子。医院检查,医生怀疑他患上了脑积水,为了进一步确诊,家属慕名来到第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后,齐一龙主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仔细读阅患者检查资料,又安排他做了头颅磁共振等检查,老人被确诊为梗阻性脑积水,需要手术治疗。
笔者了解到,正常人脑内有毫升无色清亮的液体即脑脊液,每天又会产生毫升~毫升(大约1斤)。当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达到平衡时,不会出现脑积水;当脑脊液产生过多、循环通道阻塞或吸收出现障碍时,脑积水应运而生,进而引起脑功能障碍。
据齐主任介绍,脑积水分为交通性及梗阻性脑积水,常见原因有外伤后、脑出血、颅内肿瘤、感染及寄生虫、先天性畸形等造成的脑脊液循环吸收障碍,部分患者病因不明。典型的脑积水症状表现为痴呆、步态不稳、尿失禁。治疗脑积水,神经外科成熟开展的三脑室造瘘术及腰大池腹腔分流术较传统的脑室腹腔分流术更微创、安全,疗效更为肯定,梗阻性脑积水则首选内镜下三脑室造瘘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11月17日上午,手术如期进行。手术台上,齐主任先在患者右额部切开一个4厘米的小口,再于颅骨上钻出一个1.5厘米的小孔,后将神经内镜插入第三脑室,随着脑积水从底部造出的两个3毫米小口中顺利流出,患者脑脊液循环恢复正常,手术仅耗时半个小时,患者出血不到10毫升。术后第二天,老人讲话清楚了,记忆力也恢复正常,不再需要用尿布湿,不用搀扶就行走自如。术后第8天,老人拆了线,高高兴兴地出了院。
与上例患者不同,前不久,齐主任为另一位脑积水患者施行的是腰池腹腔分流术。
4个月前,新婚燕尔的刘会亮突遭车祸,造成特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脑挫伤、肝脾破裂。在当地做了双侧开颅手术、去骨瓣减压术、肝脏部分切除、修补+脾脏切除术、气管切开术,术后一直昏迷不醒。家属不离不弃,辗转于蚌埠、医院,命是保住了,病情却不见好转。
医院的介绍下,刘会亮来到第医院。“患者昏迷、高烧、肺部感染、癫痫肌强直持续发作,病情危急。更致命的是,严重的脑积水引起颅内高压,导致两侧颅骨骨窗高度膨隆。”齐主任当机立断,决定为他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医护人员箭在弦上。
由于患者有腹部大手术史,齐主任先采用腹腔镜对其腹部进行探查,分离腹部粘连。然后在腰部正中切一个2厘米的小口,细针穿刺腰大池并置管,将引流管通过皮肤下引至腹腔。手术不涉及颅脑,不开颅,几乎无出血,耗时仅1小时。术后10小时后高度膨隆的骨窗就塌陷了,肌张力很快恢复正常。一周后,患者肺部感染、发烧得到控制,经口进食良好,放了一百多天的胃管和气管切开套管终于可以拔除了,神经功能也逐渐恢复。
齐主任表示,脑积水并不可怕,只要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病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其愈合大多良好。反之,如果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即使手术后脑积水消失,神经功能也难以完全恢复。
专家简介齐一龙,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第一军医大学外科学硕士,曾在医院、医院、医院等单位研修神经外科。现任南京军区神经外科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安徽省神经外科学会及营养学会委员、蚌埠市抗癫痫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及蚌埠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从事神经外科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擅长重型颅脑损伤、多发伤、重症颅内感染的救治、颅脑出血、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各种复杂颅内肿瘤的手术切除、脑积水、颅颈交界畸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数字化颅骨修补等的手术治疗,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发表论文30余篇。
编辑∣王晓倩
顾问∣唐勇、张媛媛
技术支持∣黄阳晨
监制∣杨晓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