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脑积水颅内感染患儿父母痛心做ld

近期,医院脑脊液病神经外科陈红伟主任团队应用独特的脑脊液专科技术成功救治了一例在他院医治无效的一岁重症脑积水、颅内感染患者。经过陈主任团队大约四个月的精心治疗,目前小患者已恢复正常,顺利康复出院。

一岁幼儿继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辗转各地治不好

小园(化名)是一个刚一岁多的小孩,来自吉林。今年三月份,父母发现孩子突然不爱活动,很不放心,医院就诊,经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蛛网膜囊肿,行蛛网膜囊肿切除术+脑室外引流。

术后继发脑积水和颅内感染,合并颅骨缺损,脑膨出,枕部术区膨隆。患儿反复发烧,无法行走,语言功能也受限,不爱说话。医院反复治疗三个多月,一直看不到明显效果,医生也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案,建医院就诊。

小园的父母听从当地医生的建议,带孩子到了北京的一医院就诊。在那里治疗了一个多月,仍然不见好转。年轻的父母看着一岁的孩子患此重病,辗转当地、医院都治不好,他们一时间觉得茫然无助和绝望,他们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只要还有一线希望,父母就会尽全力给孩子医治。医生建议他们到医院脑脊液科就诊,他们说业界都知道医院脑脊液科陈红伟主任团队在治疗脑积水、颅内感染方面非常厉害。父母便带着小园慕名前往医院就诊。

经陈红伟主任脑脊液专科技术治疗,小患儿恢复如常

他们来到医院脑脊液科,见到了陈红伟主任。陈红伟主任接诊后,带领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了详细科学的诊断评估,制定了科学周密的治疗方案,应用一整套独特的脑脊液专科技术为小患者进行科学治疗,孩子病情迅速得到了控制。小园的父母都很欣慰,“在别的地方真是治不好了,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这儿,没想到效果非常好。”

陈红伟主任带领团队先后为小园施行了显微镜下脑膜脑膨出修补、颅骨骨板复位固定术、脑脊液长程引流、脑脊液净化,待脑脊液性状成分达标后,为其实施改良的脑室腹腔分流术。

“治疗大概两个星期就看到效果了,孩子就有劲了,慢慢能自己站起来,说话也比以前好,烧也慢慢退了。”孩子父亲说,随着治疗的稳步推进,孩子的情况一步步好转。经过陈红伟主任团队大约四个月的脑脊液专科治疗,小园已经恢复得像正常孩子一般,能跑能跳,语言、意识都很活跃。科室王圣杰大夫到病房去看他,小园举着手里的薯片递过去,“阿姨,你吃!”逗得王大夫和孩子家长哈哈直乐。

出院前,小园和妈妈与陈红伟主任合影留念,小园和妈妈笑得特别开心,陈红伟主任也十分欣慰。

脑脊液科专家陈红伟主任解析此类病例

医院脑脊液科陈红伟主任介绍,这个小患儿是一例典型的继发性脑积水、颅内感染病例,到院时仅一岁多,对于这种这么小的幼儿患者,医院处理起来都是比较棘手的。对于这类患者,陈红伟主任提示:

1.这位小患者同时合并有后颅窝的脑膨出和骨瓣游离,普通的加压包扎和钛钉固定骨瓣都是不太妥帖的。我们脑脊液科应用独特的技术,引出脑积水,降低颅内压,使脑组织回缩至正常,然后使用特殊的固定技术把骨瓣固定良好。

2.这类病人很多都合并感染,脑脊液的不达标,所以说短期的引流、反复的腰穿都是不太可取的,这样会增加痛苦,增加感染的几率。我们脑脊液科的专科技术通过一次头部穿刺,进行脑脊液的长程引流,引流的同时进行脑脊液的净化、抗感染治疗,脑脊液性状、成分达标后再进行改良的脑室腹腔分流术,这样可以很好地预防感染、堵管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有些患儿家属可能担心,随着孩子的成长,以后需不需要换管。这不用担心,手术时一般都会在腹部预留一段分流管,随着孩子的身高增长,预留的这段管会释放出来,一般都能满足需要。所以患儿家属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专家介绍

姓名:陈红伟

职务:医院脑脊液科主任

职称:副主任医师

社会兼职:中国抗癌协会会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委,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审稿专家,在中华神经外科等核心杂志发表文章十余篇。

擅长领域:师从著名神经外科专家洪涛教授,致力于神经外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深厚扎实的神经外科基础,对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丰富。之后开展各种类型脑积水、各种严重颅内感染及其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诊疗工作,掌握了一整套“脑脊液神经外科专科技术”,在各种类型脑积水、各种重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化脓性脑室炎、脑室积脓、脑实质感染)及各种类型脑脊液漏的治疗方面,居国内外领先地位。

出诊时间:每周一、三、四上午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xtnjs/6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