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或松果体区脑膜瘤P0PPEN入路中天幕角在保护枕叶中的意义
对象。我们的目的是找出可以预测枕叶损伤风险的因素,当我们通过枕幕-天幕入路(Poppen入路)切除位于天幕或松果体区的肿瘤时。
方法:研究方法。27例经Poppen入路切除小脑幕或松果体区脑膜瘤的患者,术前MRI测量了以下形态学参数:1)天幕角度;2)天幕长度;3)窦汇至肿瘤的最短距离。通过方差分析、卡方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所有这些参数以及肿瘤大小、质地和切除范围都与枕叶损伤相关。
结果。小脑幕角度为55.3°±5.6°(45°~66°),与枕叶损伤程度相关(p=0.),而与天幕长度(p=0.)和窦汇至肿瘤最短距离(p=0.)无关。有趣的是,年龄也与枕叶损伤风险密切相关(p=0.)。枕骨无损伤亚组(4级)患者年龄最小(47.3岁),1级组为58.0岁,2级组为54.3岁,3级组为58.6岁。经多因素分析,这两个参数也有统计学意义。肿瘤性质、切除范围和损伤级别之间均无相关性。
结论。在POPPEN入路治疗天幕或松果体区肿瘤时,如果存在陡峭的天幕角度,枕叶损伤的风险会增加。术前了解这些解剖学特征对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很重要的。
本文使用的缩写:TM=天幕脑膜瘤;TA=T天幕角度;MRI=磁共振成像;ANOVA=单因素方差分析;CSF=脑脊液。
前言
天幕脑膜瘤(TM)是一种复杂的实体性肿瘤,根据肿瘤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需要多种手术入路12,16。根据肿瘤的位置和生长方向,可能有几种手术入路可以安全地切除肿瘤。8.如果肿瘤位于天幕后内侧或前内侧,甚至沿着小脑幕切迹2、7、12,通常采用Poppen式入路,或枕后半球间经小脑幕入路。同样,松果体区脑膜瘤,特别是镰旁脑膜瘤,通常通过Poppen入路手术切除,这通常会导致枕叶损伤10,15。枕叶损伤可能会导致血肿,血肿必须通过二次手术清除,并可能导致偏盲6,9,13等视力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这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及如何降低风险的研究。在Poppen入路切除肿瘤时,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是在牵引器上拉开枕叶,这会导致枕叶回缩区域的局部过度再灌注损伤,甚至视野缺损,而在CT18上看不到明显的枕叶损伤。根据我们的经验,天幕是陡峭的还是平坦的可能与枕叶牵拉的困难有关,这可能是与枕叶损伤程度相关的一个因素。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11、14、17,用天幕角度(TA)来量化天幕的倾斜度。(天幕角即为天幕与从硬腭绘制的线之间的夹角)除TA外,可能还有其他与枕叶损伤相关的因素,包括肿瘤的生长方向(上或下)、质地(软或硬)和肿瘤大小,以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肿瘤切除级别等参数。所有这些参数都应综合分析,以确定哪些因素是独立因素,应给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