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全国中草药汇编刘寄奴

刘寄奴:别名:南刘寄奴、千粒米、六月霜。

为菊科艾属植物奇蒿ArtemisiααnomαlαS.Moore的带花全草。

多年生草本,高60~cm。茎直立,圆柱形,棕色,有纵肋,被细毛。叶互生,下部叶在开花时凋落,中部叶卵状披针形,长7~10cm,宽3~4cm,先端渐尖,基部窄缩成短柄,边缘具锐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有蛛丝毛,上部叶小,披针形。夏、秋间开花,头状花序钟状,长3mm,宽约2mm,无梗,密集成穗状圆锥花丛;总苞棕黄色,无毛,苞片4层,外层苞片卵形,长约1.5mm,中层苞片椭圆形,内层苞片较窄;花白色,全为管状,外层有雌花数朵,中央为两性花;柱头2裂,先端呈画笔状,瘦果长圆形,有棱。

野生于山坡、林下。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全草长60~90cm,茎圆柱形,直径2~4mm,通常弯折;表面棕黄色棕绿色,被白色毛茸,具细纵棱;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中央具白色而疏松的髓。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展开后,完整叶片呈长卵圆形,长6~10cm,宽3~4cm,叶缘有锯齿,上面棕绿色,下面灰绿色,密被白毛;叶柄短。质脆易破碎或脱落。头状花序集成穗状圆锥花序,枯黄色。气芳香,味淡。

以叶绿,花穗多者为佳。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8~9月间花期采收,连根拔起,晒干,打成捆,防止夜露雨淋变黑。

含黄酮类化合物:5,7-二羟基-6,3′,4′,5′-四甲氧基黄酮、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等;香豆素类化合物:7-甲氧基香豆素、莨菪亭等;倍半萜内酯:奇蒿内酯。有机酸类化合物:软脂酸、反式邻羟基桂皮酸等。还含有挥发油类,以及西米杜鹃醇、cyclobalanone、木栓酮、sor??humol,pseudoneolinderane。

①提高耐缺氧能力:本品用水煮醇沉法制备成的溶液对由氰化钾或亚硝酸钠所致小鼠组织性缺氧和结扎颈总动脉所致脑循环障碍性缺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增强小鼠对缺氧的耐受力,延长动物在低氧环境中的生存时间。

②抑菌作用:本品水煎液对宋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辛、微苦,温。归心、肝、脾经。

活血行瘀,温经止痛,解暑利湿。适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经闭腹痛,中暑,头痛,腹泻,痢疾;外用于创伤出血,乳腺炎。

15~30??。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或干品研粉敷患处。孕妇忌服。

(1)产后恶血冲心,闷绝不语:

刘寄奴一两,红蓝花半两,益母草子半两。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童子小便半盏,酒半盏相和,暖过,调下三钱。(《太平圣惠方》刘寄奴散)。

(2)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

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三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顿服。《千金要方》。

(3)筋骨疼痛、甚如夹板状,痛不可忍:

刘寄奴草五钱煎汤,将骡子修下蹄爪,烧灰存性研末,刘寄奴汤调服三钱,服后饮热酒半钟,不过三五服愈。《本草汇言》。

(4)敛金疮口、止疼痛:

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普济本事方》刘寄奴散》)。

(5)风入疮口肿痛:

刘寄奴为末,敷于患处。《太平圣惠方》。

下面部分摘录于《中药大辞典》刘寄奴

刘寄奴:异名:刘寄奴草、金寄奴、乌藤菜、九里光、斑枣子、细白花草、九牛草、苦连婆。

为菊科蒿属植物奇蒿的带花全草。

??在商品药材中,尚有以下两种植物的全草在部分地区作刘寄奴药用。

①阴行草(北刘寄奴)Siphonoste??iαchinensis

Benth.(河北、吉林、黑龙江、山东、河南);

②蒌蒿ArtemisiαSelen??ensisTurcos.(四川)。

7~9月花开时釆收,连根拔起,鲜用;或打成捆。晒干。防夜露雨淋变黑。

刘寄奴ArtemisiαeAnomαlαeHertα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全草长60~90cm,茎圆柱形,直径2~4mm,通常弯折;表面棕黄色或棕绿色,被白色毛茸,具细纵棱;质硬而脆,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黄白色,中央具白色而疏松的髓。叶互生,通常干枯皱缩或脱落,展开后,完整叶片呈长卵圆形,叶缘有锯齿,上面棕绿色,下面灰绿色,密被白毛;叶柄短。质脆,易破碎或脱落。头状花序集成穗状圆锥花序,枯黄色。气芳香,味淡。

含黄酮类:奇蒿黄酮,5,7-二羟基-

6,3′,4′-三甲氧基黄酮,小麦黄素,三裂鼠尾草素,5,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5,3′-二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芹菜素,木犀草素,芹菜苷,木犀草苷,香豆素类:香豆素,脱肠草素,东莨菪素,伞形花内酯,7-甲氧基香豆素,7-羟香豆素。萜类:瑞诺木烯内酯,狭叶墨西哥蒿素,去氢母菊内酯酮,去乙酰基去氢母菊内酯酮,断短舌匹菊内酯A,长叶艾菊内酯异构体,刘寄奴内酯,奇蒿内酯,西米杜鹃醇。有机酸类:棕榈酸,反式邻羟基桂皮酸,反式邻羟基对甲氧基桂皮酸,异阿魏酸,3,4-二咖啡酰基奎尼酸,南刘寄奴中挥发油:2,4-二甲基乙烷,3,4-二氢-6-甲基-2H-吡喃,5-甲氧基-2-甲基-2-戊醇,3-甲氧基-3-甲基-2-丁酮,苯甲醛,6-甲基-5-硝基-2-庚酮,桉叶素,3,5-二羟基苯甲酸,樟脑,3-甲基-6-(1-甲基乙烯基)-2-环己烯-1-酮等多种挥发油成分。

1.刘寄奴(1)抗缺氧作用:刘寄奴水煎醇沉液5???(生药)/k???腹腔注射,对由氰化钾或亚硝酸钠所致小鼠组织性缺氧和结扎颈总动脉所致脑循环障碍性缺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刘寄奴溶液对由密闭所致小鼠减压缺氧有降低氧耗速度,保护其在减压缺氧环境中的生存和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刘寄奴溶液能增加离体豚鼠冠状动脉灌流量的作用。

(2)活血化瘀:刘寄奴水煎液对正常实验动物的凝血时间、血浆复钙凝结时间、凝血酶凝结时间、体外血栓形成长度、聚集指数等指标,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2.阴行草(1)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分别给大鼠灌服阴行草煎剂6??/k??,连续18日,总生物碱m??/k??及总黄酮2??/k??,连续15日,均可使醋酸棉酚引起的高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有显著的降低作用。

(2)对胆汁排泌的影响:煎剂由十二指肠给药,大鼠每只1.8??,犬30??/k??,实验结果均可使大鼠及犬的胆汁排泌增加,有明显的利胆作用,并证明其利胆效应与药物对胆囊的作用有关。

小鼠20只,分别腹腔注射刘寄奴水煎醇沉液每只1????(生药),灌胃每只2???(生药),观察72小时,除腹腔注射给药后小鼠有蜷缩、竖毛外,灌胃组小鼠无明显改变,两组小鼠无一死亡。阴行草总生物碱、总黄酮灌胃,小鼠的LD??分别为1.54±0.23??/k???和17.25士1.3??/k??。

苦、辛,温。归心、肝、脾经。

《本草新编》:入心、脾、膀胱经。

《本草再新》:入肝、肾。

破血通经,消积,止血消肿。主治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滯腹痛,癥瘕,食积腹痛,跌打损伤,金疮出血,尿血,痈毒,烫伤。

1.《新修本草》:主破血,下胀。

2.《日华子》:治心腹痛,下气水胀、血气,通妇人经脉癥结,止霍乱水泻。

3.《开宝本草》:《别本注》云,疗金疮,止血为要药;产后余疾,下血、止痛极效。

4.《本草蒙筌》:消焮肿痈毒,灭汤火热疼。

5.《纲目》:小儿尿血,新者研末服。

6.《本草新编》:治白浊。

7.《本草求原》:治心气痛,疳疮出血。

内服:煎汤,5~10??;消食积单味可用至15~30??;或入散剂。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掺。

孕妇禁服,气血虚弱、脾虚作泄者慎服。

1.《新修本草》:多服令人痢。

2.《本草经疏》:病人气血虚,脾胃弱,易作泄者勿服。

1.治血气胀满:

刘寄奴穗实为末。每服三钱,煎酒服。《卫生易简方》。

2.治妇人血瘕:

白鸽子一只,用水闷死,去皮毛及肚脏,入刘寄奴、皮硝、威灵仙五钱于内,下砂锅煮熟,去药食鸽,三服全愈。《何氏济生论》。

3.治产后恶露不快,败血上攻,心胸烦躁,大渴闷乱,眼黑旋运,或脐腹疼痛,呕哕恶心,不进饮食:

刘寄奴(择去梗草称)二两,当归一两(去芦头,切,焙),甘草二钱(炙,锉)。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半,生姜七片,煎至七分盏,去滓,热服。《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刘寄奴饮)。

4.治赤白下痢:

刘寄奴、乌梅、白姜等分。水煎服,赤加梅,白加姜。《如宜方》。

5.治心脾痛:

刘寄奴末六钱,玄胡索末四钱,姜汁热酒调服。《证治准绳》。

6.治被打伤破,腹中有瘀血:

刘寄奴、延胡索、骨碎补各一两。上三味细切,以水三升,煎取七合,复内酒及小便各一合,热温《千金方》。

7.治脏毒大小便血:

刘寄奴为末,茶清调服。《卫生易简方》。

8.治小儿夜啼不止:

刘寄奴半两,甘草一指节许,地龙(炒)一分,上三味,?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时时与服.《圣济总录》。

9.治行房忍精致成白浊,便短刺痛,或大便后急等症:

刘寄奴一两,车前五钱,黄柏五分,白术一两。水煎服。一剂即愈《蕙怡堂经验方》散精汤)。

10.敛金疮口,止疼痛刘寄奴一味为末,掺金疮口,裹。(《本事方》刘寄奴散)。

11.治汤火疮:

刘寄奴为末,先以糯米浆,用鸡翎扫伤著处,后掺药末在上,并不痛,亦无痕。大凡伤著,急用盐末掺之,护肉不坏,然后药敷之。(《本事方》引《经验方》)。

12.治痔疾:

刘寄奴、五味子。上等分,研为细末。空心酒

下。仍用其末敷乳上,遂愈。《朱氏集验方》寄奴汤)

1.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将刘寄奴水煎2次,混合浓缩后加适量淀粉压成片剂,每片含生药1g。成人每次口服6片:每日4次。症状和体征消失、粪检正常后巩固治疗1~3日。

有明显失水者,适当配合输液;腹痛剧烈者临时给予解痉药。共观察34例,结果全部治愈,且无明显副作用。服药时间最短者1日,最长者3日,平均2日;总共服药日数(包括治疗与巩固)最短2日,最长6日,平均4日。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培养转阴时间为1日者共21例,3日者仅1例,其余病例为1.5~2日。治愈后1~3个月随访,未见复发者。与使用呋喃唑酮、氯霉素或小檗碱的对照组相比,刘寄奴组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

2.治疗慢性膀胱炎:刘寄奴10~15??,水煎代茶饮,每剂,10日为1个疗程。用于54例患者,服药1~3个疗程,痊愈38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

1.《本草经疏》:刘寄奴草,其味苦,其气温,揉之有香气,故应兼辛。苦能降下,辛温通行,血得热则行,故能主破血下胀……昔人谓为金疮要药,又治产后余疾、下血止痛者,正以其行血迅速故也。

2.《本草汇》:刘寄奴……通经佐破血之方,散郁辅辛香之剂。按刘寄奴破血之仙剂也,其性善走,专入血分,味苦归心,而温吸之性,又与脾部相宣,故两入。盖心主血,脾裹血,所以专疗血证也。《本草新编》:刘寄奴,下气止心腹急痛,下血消肿,解痈毒,灭汤火热疮,并治金疮。《本草》诸书言其能解产后余疾,则误之甚者也。寄奴性善走,迅人膀胱,专能逐水,凡白浊之症,用数钱同车前、茯苓利水之药服之,立时通快,是走而不守可知;产后气血大亏,即有瘀血,岂可用此迅逐之乎?

4.《本草求真》:刘寄奴,味苦微温,多能破瘀通经,除下胀,及壮金疮血出,大小便血,汤火伤毒。缘血之在人身,本贵通活滞而不行,则血益滞而不出,而癥瘦胀满愈甚;行而不止,则血亦滞而不收,而使血出益甚。寄奴总为破血之品,故能使滞者破而即通,而通者破而即收也。

阴行草的图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zz/8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