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传承二20苓桂术甘汤证治

20講,1苓桂术甘汤证治

板书:(自主调节法,停饮,饮与水,与痰之不同,饮与痰都属病理产物,粘稠者为痰,稀薄者为饮,停潴于脏器腔间器官组织之分泌物,水是停潴组织之中,是代谢障碍,伤寒,若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茯苓40g,桂枝30g,白术20g,甘草20g,水毫升,煮取毫升分服)

这也是个杂病,这个杂病属于自主调节的,上一个题目谁还有可问的?可以,谁还有问题,这个方子要如果说用甘澜水煎,绝对这个药效会提高很多,昨天谁尽喝的那个,那个水上那个珠子,有没有,你看那个珠子,你看看你家里那个自来水,包括你那个纯净水,你看看你倒出来那个珠子来了没有,这是最简单的一个鉴定甘澜水的方法,一会儿咱试试,和我看见的珠子滚动,这个甘澜水呀,你看稀释什么液体都特别容易,你像这个积液这个东西,它不是水,它是一种黏液,张仲景这个甘澜水就是为这个黏液设的,你看这甘澜水,甭管你洗衣服也好,洗毛巾也好,洗带油的东西也好,非常容易干净,我弄两块肥肉泡这个甘澜水里一块,泡在纯净水里一块,到明天早上一看,甘澜水里泡的这块肥肉,四周都是毛毛丫丫的,那一块啊,差的多,这一条啊,是治饮的,是治停饮,这个停饮和积液没什么不同,它是发生在伤寒,就是在传染病以后,这伤寒是传染病的一种,这儿的伤寒不是指的一个病,是指的一类病,不管是发汗,是用吐法之后,心下悸,这心下逆满,逆是什么呀,从心下往上,往上走,一种势力,往上走,这叫逆,这个气机是以上为逆,以下为顺,以通为治,以塞为乱,这是心下逆满,这个心下逆满,接着是在上边,是接着是,若吐,若下,或者是吐,或者是下,就是或者用吐法,或者用下法之后,发生的这个症状,这是心下逆满,这是一个水饮的一个根据,心下逆满,上冲胸,冲胸,心下,就是剑突这个部分,这个部分这不是胃吗,上冲胸,有一种势力,往上冲到胸,这是一个症状,如果站起来,要是站着,就头眩,眩晕,脉沉紧,这么三个根据,心下逆满,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苓桂术甘汤主之.

咱说一下,逆满上冲胸,和起则头眩,脉沉紧,这三个现象,说明了内部一种什么情况,这个心下逆满,上冲胸,这不是一种呕吐,要是胃里,胃里存的东西,要是吐出来了,呕吐,这个不是呕吐,是上冲胸,只是一种感觉,排不出物来,为什么排不出物来,就是它没在胃里,它在胃以外的,在脏器间的,胃以外,要是在胃以内,就呕吐,它只有一种上冲的感觉,有一种满的感觉,这是一,第二,起则头眩,为什么站起来就头眩,这个东西呀,是个病理产物,它本身是个有害的,它在这个血液当中进入血液,在循环里到了大脑,这个人就是像中毒一样头眩,你再看脉,循环是一种什么状况,沉,紧,沉脉是循环不足的一个脉,紧,是一种势,收缩血管的,一种紧张状态,你看循环是这么一个状态,这个人个什么样的人,很虚弱的人,而且在脏器间有病理产物,出不来,下不去,进入血液,使大脑神经中毒,这头眩,怎么办呐,自主调节,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苓桂术甘,茯苓是个化水的,是运化水液的,在组织当中的水,可以从小便,排出去,白术是促进运化的,运化就是促进这组织把水分吸收了,桂枝是通血脉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个饮是出不去的,所以用这四个药,通过小便把水饮逐出去,大家不要以为呀,这个脏器间的水,就不能从小便出去,不对,上两个月,武京予治的那个肺感染胸水,不就是用的利水的药嘛,茯苓泽泻,还有猪苓吧,她为什么要猪苓泽泻呢,那一个高烧40度以上,里头有热,那一个是属于排异的,这一个没热,所以呀,不用猪苓泽泻,就用茯苓,这一个下头还有一条,这一条了,也是用苓桂术甘汤,但是它这是,下一条是说的这一条进一步是什么样,它也是说吐下后发汗,就是汗吐下以后,出现的虚烦,什么叫虚烦,胃肠里头,没有东西了,没有宿食,没有硬便,这叫虚烦,这一个要是发热,叫虚烦,要如果不大便,腹硬满,这不叫虚烦,这是属于实的,里头有很多内容物要排出来,这一个没有,虚烦,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这个胸下面,心下逆满,跟这一个相比,这一个是,心下痞硬,比心下逆满要严重的多,这一个胁下疼比逆气冲胸要严重,上一条气上冲胸,这一条气上冲咽喉,又高了,胸和咽喉,冲胸和冲咽喉,冲咽喉这个症状又重了一等,这跟前一条啊,是一样的,比前一条的症状加重了,后头有一句,它说经脉动剔,则久而成痿,这一个不像是别人加上去的,像是张仲景告知你,这一个要是长时期的好不了,就是成痿,痿大家知道吧,就是肌肉萎缩,肌肉萎缩是个严重的营养障碍,这个是个苓桂术甘汤,是个自主调节的方法。

你说这个方子,这个自主调节,这个排异,有区别没有,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这一个就是自主调节,五苓散就是排异,猪苓汤也是排异,谁能够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你说,嗯,这个说的这个是有理的,还有,谁还能说,这一个也有小便不利呀,小便不利不是排异和自主调节的特征,这一个用自主调节,它是脉沉紧,循环不足,它这里头这个饮是病理产物是分泌出来的,是先有了一个病,才有的这个这个病理产物,五苓散猪苓汤,利小便利的水,利的小便是因为什么,因为功能障碍,才有的小便不利,那一利小便排出去就好,这一个不是,你利小便,排出去,一次两次,十次,这个病不见得你能治好,这是个慢性病,这是个循环不足,这个体能很虚弱,没有排异反应,你只要是这个人没有热,脉弦细,或者是沉紧,头眩,不渴,也有水肿,也有小便不利,就不是这么典型了,那么这个病用什么呀,有头眩,记住,有头眩的就是苓桂甘术汤,五苓散没有头眩,猪苓汤也没有头眩,以头眩是这个病的特征,说起则头眩,或者是身为阵阵摇,都是这个苓桂甘术汤所指的症状,如果要脉沉紧,或者是沉细,体温不足,可以加炮附子,你说.

嗯,要站起来,头眩,你说怎么着,诶,躺下了,躺下了就不头眩了,身为阵阵摇,不管它是阵发,还是持续的发作都一样,所以他不讲你是阵发,还是持续的反应,那就不看这个了,他只谈这个病的性质,治法,已经足够了。他这个,汉代人的这个,这个行文呐,就是这个文章啊,大多都是这个样,赶一到,魏晋,就有点变了,有点变了是啊,行文变了,但是这个文章的风骨还没变,魏晋时候的文章,又特别好,到唐宋以下就完了,唐宋就不行了,记得南怀瑾说,他说唐以下的文章,没有可读的,这话说的呀,太重点儿,但是他有一点的道理,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不是也挺好吗,在这个散文来说,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但是谈到风骨来说,那是不如魏晋,差的多,魏晋还不如汉,汉代的文章,你看,咱说两个人,司马迁,这史记,算头一个,以后呢,后汉书,这也是汉代的文章,这个伤寒论呐,是汉代的文章,你看,多一句话,多一个字,他也不说,你才刚问的这个,是阵发呀,还是持续的发作,这个事很应该知道,但是他就不说,他说这个不重要,就是身为阵阵摇,就有这个症状,说他阵发的,是持续发作也是,不妨碍你认识这个病,也不妨碍你治这个病,他就是说,省去了好多的字,他意义并没有降低,也没降格,大家继续问。

嗯,可以说性质一样,但是用的方子不一定是一样,说这个方子可用不可用,我认为也可以用,不过呢,还能更好一点儿,如果说,要是对脑积水来说,可以加上增强脑循环的药,比如说川芎,黄芪,党参,谁还有问题,说,不是,这可不是排异的趋势,你说,不是,不是,他已经发过汗了,我说,它若吐若下,这是不能发汗的,嗯有的,不是吐下以后,就是发汗以后,不是这个病经过吐,又经过下造成了,这个病再发汗就身为阵阵摇,不是,你那个方法要是念这个汉代的文章那是错的,他这个苓桂术甘汤主之这一句,往前移,移到脉沉紧,接着再念,苓桂术甘汤主之,这个,要发汗这则动经是前头的,没吐没下,发汗了,就身为阵阵摇,下,也不造成,吐也不造成,就是发汗,就会造成身为阵阵摇,啊,不是,发汗,造成身为阵阵摇,要不是发汗造不成这个,可以气上冲胸,也可以气上冲咽喉,以前伤寒论上写着,没有标点符号,究竟这个句子在哪儿断,这是要得会读汉代的文章,以后你还会遇到的,这一个记住了不这一个,要发汗,就动经,身为阵阵摇,不是吐下以后又发汗,不是啊,这个病不可用什么,当初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病,这是个陈旧病感冒了,在治感冒的时候,甭管你吐,甭管你下,都会造成气上冲胸,气上冲咽喉,心下逆满,胁下疼,脉沉紧,起则头眩,都会造成这个,为什么,吐下是什么,并没说吐下是错误的,吐法,是用吐法,对,用的对,它也会出现旧病,下,说通便法,用的对,也会出现这个病,要是发汗,就不一样,就造成身为阵阵摇,你没有见过,你就不好读懂,读懂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见过发汗的造成这个病,身为阵阵摇,赶到身为阵阵摇的时候吧,这身上还有汗,这汗呐止不住,什么叫动经啊,我看这,那个经就是神经,就是出现了神经症状,就是哆嗦,抖,那牙呀,你想咬住牙,那咬不住,这个牙老嘎嘎嘎嘎嘎,老是这么响,全身哆嗦,水也喝不了,这个动经,身为阵阵摇,是这么个症状,说站起来,站不起来,站起来就倒了,卧床还好一点儿,往上一起就头眩,转,这个病,就是苓桂术甘汤,如果要脉沉细,可以加附子,吃了附子和苓桂术甘汤以后,汗也不出了,也不抖了,吃几副呢,就好了,这是个旧病,不是汗吐下造成的新发生的那个病,它是继发的旧病。

这一类的病,那是头眩,你就说很简单,头眩,哎呀我老头眩呐,我头眩的难受,有水肿吗,有水肿,脉沉紧,也没有,气上冲胸也没有,上冲咽喉也没有,有时候有胁下满,或者是有胁下疼,这病怎么治啊,苓桂术甘汤,吃吧,吃几副就好了,所以这个在使用的时候了,要把这个范围要扩大,你会治的病就多了,要不然你只会治一个,你扩大以后你会治十个,真正典型的这个病啊,一百个人,发生一百个,苓桂术甘汤证,说典型的那个呀,连五个也没有,我说的这个不是典型的这个呀,可能占九十多个得,头眩,心下逆满,或者有水肿,小便不利,有心下悸,都可以用苓桂术甘汤,你知道这个,这一个伤寒杂病论,有多少张方子啊,知道不知道,学过伤寒论的不知道吗,啊,你看潜山知道,有多少味药知道不,啊,张仲景医圣,他手里有到张方子,有多少药诶,70多味药大概是,成为医圣,他这张方子,治个病啊,0个病也不止,我告诉你,他这个范围很宽,他给你的一个规矩,你拿着规矩去治病去,咱们学的是规矩,不是每一个病例都要学,今天说了一个,苓桂术甘汤,一个病例,你记着这一个病例呀,就我说的这两三个,那是最常见的,你几乎每天都能见到着,你不能每天说这个话吧,这病我不会,哪一个说这个话呢,你看没有不会治的病,哪个病也治不了,什么原因呐,什么他也不会,他也不敢说,你看那张方子,二十多味,谁要知道它治什么,他叫撒谎,我看到今天我就不知道他那种方子它是治什么病,可能开这种方子的是多少,绝大多数吧,这都是对症下药的,对症用药,这个证用了两味,不够我再加两味,三味治一个症状,五味治一个症状,有十个症状,六十七味,六十,八十多味,这大方子是这么来的,凡是大方子,没一个不是糊涂的,要不你能让人说说,凡是大方子,都是糊涂方子,说治病不是治病,很少,说SHE,HE,XIAO,HE,WAN,就四十多味药,四十多味药,赶到了后来,到了七几年,六味药,忘了是六味药是七味药了,把没用的药全去了,药越少,效果越好,你拿出二十味药来一张方子,看看它治什么病,我看呐,没有一个病是可以用二十味药的病,我直到今天我想不出这个道理来,能用二十味药的一个病想不出来,就算是十七八味,也是用它对症用药的方子,对症用药的方子,有一张好的吗,对一种病势来说,有没有用十几味药的,十七八味药,我看十味药,十二三味药,就最多的,拿过来,啪啪啪,去了五味六味,吃了效果更好,这药一多效果就降低,最明显的就是这好方子,桂枝汤,你看,你看什么,麻黄汤,你添添,那小柴胡汤是一张复杂的方子,就是一张复杂的方子,要真正是实际用,就是这个小柴胡汤,我看都可以砍个两三味去,这是你看病看到最精炼那个地方,用不着那么多药,你要小柴胡汤,要别的药都保留着,去了柴胡,行不行,绝对不行,去了人参,行不行,常常的行,去了半夏,生姜,行不行,完全行,去了黄芩行不行,行,就是一味不能去,哪一位也能去.麻黄汤,说能去不能去,我说也能去,去了也行,添上一味更好,是这么个方子,就是你呀知道不到那个精确程度,你说这个承气汤,这三张承气汤,去了行不行,我告诉你啊,去了那味也不行,添了哪味都没用,这才叫好方子,咱说苓桂术甘汤,去了哪一样行,就四味药,去哪位也不行,添上哪一味行,添上哪一味都不好,它照样还能治病,但是并没显好,咱们还说这张方子,谁还有,谁还有可说的,你说一个病,能不能用这个方子,咱这么个讨论法,你说。

有热没有,不发烧,发渴不,如果说不渴,体温不高,不发冷,有水肿没有,发冷,发冷可以用,加桂枝,如果要很冷,脉要沉,加附子,谁还有,讲这个方法,这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你看还有别的症状没有,也可以,看他有别的症状没有,这循环怎么样,这脉搏怎么样,如果要脉细,或者是沉细,这是一种情况,那时候的循环呐,这个循环量很低,就应该用参,用桂枝,用人参,可以加强循环,这心包的这个,一些分泌出来的东西,可以从小便出来,所以用药治病在于你变化,裁决,就叫化裁,根据你遇到的病,来化裁这张方子,你才能成为高手.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zd/9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