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家有老年人要注意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老年人要格外警惕防止老年痴呆症

记忆力减退别不当回事,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引起警惕,防止阿尔茨海默病。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宣传日,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

由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等机构委托完成的《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6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13%的人需要长期护理,而长期护理实际上主要是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照护。据估算,需要个人护理的老年人中约有一半的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

该病分为三个阶段:

阿尔茨海默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此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为3∶1。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3年)

轻度。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偶尔激惹,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复杂结构的视空间能力差;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2第二阶段(2~10年)

中度。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3第三阶段(8~12年)

重度。患者已经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仅存片段的记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查体可见锥体束征阳性,有强握、摸索和吸吮等原始反射。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老年痴呆症的认知普遍存在四大误区:

误区1:老年痴呆是老糊涂,并不需要治疗。

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可能会有轻微下降,但绝不会到影响日常生活的程度。实际上老年痴呆是一种严重危害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疾病,需要早期治疗。

误区2:老年痴呆不会致命,只是记性差点。

老年痴呆早期表现为忘性大、丢三落四、做不好家务等等,可能会引起各种灾难事故。患者逐渐出现迷路,不认识家人、打人骂人等精神症状,晚期出现缄默不语,二便失禁,各脏器功能衰竭。

误区3:老年痴呆没办法治,只能任其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个连续谱——无症状临床前期、轻度认知损害期、痴呆期。临床前期和轻度认知损害都属于痴呆前期,这是最佳的治疗时期,此时治疗效果更显著。同时,老年期痴呆中有一部分是脑血管病、代谢疾病、营养不良性疾病、脑积水等造成的,有些通过治疗可以逆转或延缓发展。

误区4:老年痴呆不能早发现

人们常常忽视中老年阶段出现的记忆力下降,当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认知水平可能已达到中度痴呆状态,错过了最佳治疗期。成套的认知功能测评对筛查痴呆具有较高敏感性,在美国目前已被纳入常规体检项目,每年至少需要进行一次记忆力检查。

温馨提示

注意早起症状

一是近记忆减退,如有的患者会忘记刚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如上街买菜忘了带回来等;

二是计算力减退,稍复杂的账目不会算或算得很慢;

三是视空间技能损害,在离家稍远的地方容易迷路走失,把东西放错地方;

四是思维贫乏,言语单调,有时自言自语,反复诉说某件事情;

五是性格和情感改变,如变得过分胆小或脾气暴躁、固执、多疑等。

还有的患者早期会出现精神症状,如总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有的绘声绘色地描述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有的在夜间反复下地走动。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END

更多问题、更多健康常识,详见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zd/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