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助力脑出血的快速康复

冰轮杯第三届氧与健

网络科普大奖赛参赛作品24

一病历资料患者蒋某,女,33岁,主因“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周”于年12月27日入院。12月13日因“左侧肢体乏力伴呕吐6小时”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予住院输液治疗。病情改善出院后为康复治疗就诊于我院康复中心。入院时:言语含糊,反应迟钝,对答不切题,查体欠配合,左上肢肌力近端2级、远端1级,左下肢肌力3级,时有躁动、心悸,易怒,睡眠较差。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经高压氧科医师评估后,于29日进舱行高压氧治疗。二高压氧治疗过程

治疗方案:压力1.6ATA,加压15分钟,减压15分钟,稳压吸氧30min×2,中间休息5分钟吸压缩空气,每日1次,每周一至周六连续吸氧治疗。配合药物及现代和传统康复针灸、推拿按摩、中药等治疗手段,经过4次、10次高压氧治疗前后对比,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水肿及血肿吸收,也有肉眼可见的明显好转。

1

高压氧治疗前

2

高压氧治疗8次

3

高压氧治疗4次

4

高压氧治疗16次

三高压氧治疗时机根据高压氧医学前辈的理论及临床实践,一般主张出血6小时后病情稳定,症状、体征不继续加重,即可试行高压氧治疗。出舱后观察症状、体征不加重,或颅脑CT复查无血肿增大,即可继续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宜低,治疗期间压力不应过分波动。四高压氧治疗机制

1、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氧分压高可有效改善脑及全身缺氧状态,氧的穿透力强,可切断脑细胞的缺氧-水肿恶性循环,以增加血肿周围的受损细胞供氧,以减少脑细胞的变性坏死,加速受损细胞恢复。

3、加速血肿的清除,加速胶原纤维、毛细血管的再生,加速病灶的修复。

4、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提高网状激活系统和脑干的氧分压,加速意识清醒,从而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5、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谷胱甘肽的含量。加速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减少再灌注损伤。

6、抑制细菌生长,有利于对继发感染的控制。

五高压氧治疗体会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其他病因包括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病、脑淀粉样血管病、烟雾病等。治疗原则为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保护血肿周围组织、促进神经功能康复、防治并发症。

脑出血致死率、致残率高,给社会、家庭及个人,无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心理上都造成了极大的负担。故待危险期过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应积极尽早行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言语障碍及心理的康复。此患者意识从入院时的反应迟钝、神志恍惚,经过4次的高压氧治疗,就完全转清,能够正常的对话交流。8次高压氧治疗,颅内血肿和水肿就明显吸收。10次高压氧治疗,患者上肢能够抬举,手指可以伸蜷,下肢可以自行行走,心理和生活能力明显提高。高压氧作为脑出血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有着其他康复治疗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希望未来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因高压氧而获益,真正做到“氧”护生命,“氧”护健康!

氧是生命之源氧是治病之本

作者:医院高压氧科郑飞宇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高压氧康复专业委员会

承办:医院,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医院,安徽省中科大附一院,内医院,医院。

执行主席:丁建章

评委会:组长:潘树义。副组长:丁建章刘青乐陆敏邵伟波宁荣霞孙明莉

编委:丁建章胡慧军王浙解光艾宁荣霞曾宪蓉

策划:丁建章

氧护人生

氧育健康

-

页面编辑:汤丹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zd/7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