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发生后早期康复和治疗同样重要

?点击标题下的生活与健康报   

楼林指出,颅脑外伤除了即刻的暴力直接损伤,还会引起继发性损伤。比如,患者外伤后导致颅内出血,除了有出血部位的损伤外,出血还会压迫到脑组织,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等。那些受伤的脑组织的细胞生物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使细胞代谢甚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会进一步释放炎性物质和信息介导物质,引起继发的脑水肿等,这些是造成神经元进一步损伤的因素。所以,从治疗来说,是尽可能终止神经元的损伤发生机制,保护脑组织,把不良反应控制在越低水平越好。

  

接下来是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是漫长的,在这期间必须利用医疗支持为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生理活动。比如,人工呼吸、营养等。还要对付这样那样的并发问题,比如,一个昏迷患者并发肺炎,会影响正常呼吸,就要改善呼吸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改善脑神经元的生活环境,让受伤的神经元、功能混乱的神经元恢复正常。“能够挽救回来越多,最终患者的结局就越好。这个治疗过程是很漫长的,需要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使神经元维持在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中,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如果有脑积水的情况要及时处理,有颅骨缺损要修补,以恢复颅内的正常生理环境。”

让康复参与到治疗中来

楼林说,人们会认为康复是在治疗结束后才开始,其实无论是手术还是外伤,在生理功能稳定后就可以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来说,要让康复参与到早期治疗中来。

“像用于促醒的神经电刺激技术,一般适用于脑外伤后3个月左右的患者,如果昏迷时间太长,治疗效果就不理想了。”

  

在病人住院期间,经过医师评审后如果符合条件的,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作为必要的外部刺激。“在病人度过急性危险期后,即使还没有意识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康复训练。”比如,为避免关节僵化,可以在床旁让病人做被动运动,医务人员或家属把病人的手放在功能位上进行关节活动,楼林介绍,这种关节肌肉的收缩对病人是一种良性刺激。还可以进行针灸、神经电刺激。这时对患者有强烈影响刺激可能会更有效果,比如,亲人的说话。神经电刺激是近年出现的新技术,是在病人的脊柱上做一个微创手术,把电极放到脊髓外脊膜上,通过植入刺激器刺激中枢脊髓,可以有较好促醒效果。对于可以主动运动的病人,让他们做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例如,类似踩脚踏车的动作。另外,翻身拍背、营养支持也是康复的内容。

人体是神奇的,通过充分的功能锻炼,神经元还可以发生功能重塑,也就是部分神经元改变作用来代替已失去担负重要功能的神经元,特别在低龄儿童更为突出。

●相关 

“诱导昏迷”是什么

在舒马赫的治疗中,有报道提到了“诱导昏迷”,指出舒马赫外伤本身并不是引起昏迷的原因,而是医生在他治疗过程中使用了“诱导昏迷”。楼林表示,就媒体提供的材料看可能是在急救时应用了镇静或亚低温的方法。在严重的颅脑外伤患者中,这是常见的早期治疗手段。“由于这类患者的神经元功能受限很严重,威胁生命,周围环境对病人来说是很恶劣的,为了维持生命,需要蛰伏一段时间。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将病人的神经元代谢降到很低的水平,使之代谢消耗减少,通过药物麻醉让患者体温下降,代谢需求降低,同时不良反应减少,以提高患者抢救和恢复的成功率。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大脑好比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子,原本生活环境井然有序,突然遭到灾祸,救援的第一步是制止损害加重,第二部是保住伤员,为此在缺乏支撑的困难环境中先让他们少动,减少消耗,有利于提高存活率,一般应用在治疗的急性期,即脑外伤后2周左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zd/7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