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脑外伤后怎样把伤害降到最低

点击上方"南大脑科"↑免费订阅

现实生活中

很多脑外伤的患者经过治疗后虽然存活下来

但都遗留了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比如认知、运动、语言等功能受损

引发痴呆、外伤性癫痫、人格障碍等

那么,怎样使这些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

医院神经外科专家苗幸伟表示

无论是治疗还是康复都要早期进行

脑外伤后神经元会遭到这些损害

“人类的意识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庞大数量的神经元、联系纤维构筑的神经网络。当遭遇严重大脑损伤的时候,一部分神经元即被损坏了。很遗憾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以应用的确实可靠的再生神经元的方法。另一些神经元遭受重创,还能苟延残喘,治疗的目标就是尽可能挽救这些组织。但要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最晚不超过半年,否则神经元受损严重无法弥补就晚了。”

昆明南大专家指出

颅脑外伤除了即刻的暴力直接损伤,还会引起继发性损伤。

患者外伤后导致颅内出血,除了有出血部位的损伤外,出血还会压迫到脑组织,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等。

那些受伤的脑组织的细胞生物环境也会发生变化,使细胞代谢甚至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会进一步释放炎性物质和信息介导物质,引起继发的脑水肿等。

这些是造成神经元进一步损伤的因素。所以,从治疗来说,是尽可能终止神经元的损伤发生机制,保护脑组织,把不良反应控制在越低水平越好。

 接下来是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是漫长的,在这期间必须利用医疗支持为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生理活动。比如,人工呼吸、营养等。还要对付各种并发问题,比如,一个昏迷患者并发肺炎,会影响正常呼吸,就要改善呼吸的问题。

让康复参与到治疗中来

昆明南大专家说,人们会认为康复是在治疗结束后才开始,其实无论是手术还是外伤,在生理功能稳定后就可以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来说,要让康复参与到早期治疗中来。

在病人住院期间,经过医师评审后如果符合条件的,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作为必要的外部刺激。“在病人度过急性危险期后,即使还没有意识的状态下,也可以进行康复训练。”

比如,为避免关节僵化,可以在床旁让病人做被动运动,医务人员或家属把病人的手放在功能位上进行关节活动。楼林介绍,这种关节肌肉的收缩对病人是一种良性刺激

还可以进行针灸、神经电刺激。这时对患者有强烈影响刺激可能会更有效果,比如,亲人的说话。

对于可以主动运动的病人,让他们做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例如,类似踩脚踏车的动作。另外,翻身拍背、营养支持也是康复的内容。

人体是神奇的,通过充分的功能锻炼,神经元还可以发生功能重塑,也就是部分神经元改变作用来代替已失去担负重要功能的神经元,特别在低龄儿童更为突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zd/6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