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静脉畸形是由一支或几支发育异常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形成的病理脑血管团,是先天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其内部动脉与静脉之间缺乏毛细血管结构,动脉血直接流入静脉,由此产生一系列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相应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颅内动静脉畸形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多在40岁以前发病,男性稍多于女性。
病因
先天性发育异常
临床表现
1出血,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出血好发年龄20-40岁,多因畸形血管破裂引起脑内,脑室内和蛛网膜下隙出血。发病较突然,往往在病人进行体力活动或有情绪波动时发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2抽搐,额,颞部颅内动静脉畸形的青年病人多以抽搐为首发症状。可在颅内出血时发生,也可单独发生。若长期癫痫发作,脑组织缺氧不断加重,可致病人智力减退。
3头痛,一半病人有头痛史,为局部或全头痛,间断性或迁移性。
4神经功能损伤及其他症状,因颅内静脉畸形周围脑组织缺血萎缩,血肿压迫或合并脑积水所致,病人出现进行性神经功能损伤,运动,感觉,视野及语言功能障碍,个别病人有三叉神经痛或头颅杂音。
辅助检查
DSA,是确诊本病的必需手段,可了解畸形血管团大小,范围,供血动脉,引流静脉以及血流速度。头部MRI及CT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可以去除病灶出血危险,恢复正常脑的血流供应。对位于脑深部重要功能区的颅内动静脉畸形,不适宜手术切除。直径小于3CM或手术后残存的颅内动静脉畸形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或血管内治疗,使畸形血管形成血栓而闭塞,各种治疗后应复查脑血管造影,了解畸形血管是否消失。
护理
1.一般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保持病房安静,卧床休息,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大便通畅。
2.颅内出血的护理,预防出血及意外发生,密切观察血压及颅内压变化情况,遵医嘱控制血压和颅内压,预防颅内出血及再出血。
3.介入栓塞治疗护理,病人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术侧髋关节制动6小时,搬动患者或为患者翻身时,应扶持头部,使头颈部成一条直线,防止头颈部过度扭曲或震动。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肢体温度,伤口敷料有无渗血等情况,如需肝素化,则严密观察有无出血情况。
4.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癫痫药物,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呼吸次数,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紧张情绪。如有抽搐,严密观察抽搐发作的先兆症状,持续时间,次数,遵医嘱使用镇静剂。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注意观察患者的牙龈,皮肤,消化道有无出血情况。是否存在血尿。
5.饮食护理,术后当日禁食,次日给与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昏迷患者经鼻饲提供营养.
6.康复护理,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由被动到主动,由小到大,由慢到适中,运动时间逐渐延长,循序渐进。进行语言功能锻炼,告知家属对于失语的患者可以通过手势,笔写等方式进行交流,当患者表达不清时家属要有耐心.
预防并发症
颅内动静脉畸形破裂,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变化
颅内压增高保持适宜的颅内压,预防颅内压骤降,避免颅内压增高的诱因,便秘,咳嗽。癫痫发作,维持血压的稳定。
癫痫发作,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及抗癫痫药物。
出院指导
患者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
避免暴饮暴食和酗酒,合理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治疗后定期复查脑血管造影
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尽量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遵医嘱规律服用抗凝药物及抗癫痫药物
出现畸形血管破裂出血现象,如头疼,呕吐,意识障碍和偏瘫时,及时诊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