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人体司令部”,一旦发生病变就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语言、运动等功能,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大脑又有“生命禁区”之称。
而颅内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等颅内病变,犹如一个个“不定时炸弹”,稍不留神就会在“生命禁区”里引爆。
面对这些颅内“不定时炸弹”,我院颅脑外科医护团队就像一支“拆弹团队”,一次次把患者从生死一线拉回来,用仁心妙术为一个个患者撑起生命的蓝天。
多学科诊疗“脑心同治”
拆除“不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是颅脑外科常见病,其发病速度快,致死率、致残率极高,有“不定时炸弹”之称。在头颅中“拆弹”,其惊险程度可想而知。前不久,一名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我院仙葫院区颅脑外科成功获救。
患者黄某某今年53岁,家住南宁市邕宁区。5月10日,劳动后的黄某某突然感觉头晕、乏力,继而持续性头痛、呕吐、胸闷胸痛、大汗淋漓。家人紧急将其送医就诊,颅脑CT检查结果提示“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由于病情危急,医生建议转到我院仙葫院区进一步救治。
接到消息后,仙葫院区急诊科立刻开通绿色通道,将黄某某转入颅脑外科重症监护室进行紧急救治。头颈部血管成像提示,黄某某“右侧颈内动脉交通段动脉瘤”,随时有发生瘤体再次破裂出血、脑积水、脑疝的可能,危及生命。然而,黄某某突然出现心率下降,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症状较前加重,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梗、频发室早二联律。颅脑外科主持工作的副主任梁韡斌立即请来心肺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脑病科、检验科、输血科等科室主任对黄某某病情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开启多学科诊疗模式(MDT)。
多学科专家分析讨论后,初步诊断为心律失常及“脑心综合征”,在这种情况下行全麻手术风险巨大,术中患者随时会出现心脏骤停甚至抢救无效而死亡的风险。同时,患者颅内动脉瘤同样有再次破裂出血的可能,需尽早手术治疗。经全面评估病情,专家组精心制定了一套抢救方案。5月12日,征得家属同意,黄某某被送到导管室行临时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安全顺利置入心脏起搏器后,黄某某心率平稳,梁韡斌及颅脑外科团队成员争分夺秒,精准定位后为黄某某进行“后交通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术”。虽然手术结束时已是凌晨3点多,但患者已化险为夷。
转入重症监护室后,颅脑外科为黄某某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医护团队,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