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部位颅内占位性病变,病变成分极易忽略

咨询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35岁。

主诉:突发头痛2天。

现病史:患者于2前在家干农活时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头痛,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肢体麻木,无感觉减退,休息后无明显缓解,医院,行头颅CT检查,提示左侧侧脑室颞枕角占位性病变并瘤卒中,性质待定。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以“颅内占位性病变”收住。

既往史:无。

实验室检查:无。

超声:无。

CT/MRI扫描:于我院行CT及MRI直接增强扫描:MRI检查设备为SiemensVeroi3.0TMRI,患者采取仰卧位,头部线圈。增强扫描:肘静脉3ml/s流率,注射器团注对比剂15ml,注射后60s行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T1WI扫描。详见图像1~8。

查体:无。

二、病例问答挑战

问题一

医看

答案解读:C

解析:该病变位于左侧侧脑室颞枕角旁,大部分位于脑实质而部分凸向侧脑室内部生长,病变与侧脑室无明确交通,无明显脑积水征象,肿瘤主体位于颞叶,枕叶受累,向内侧推挤海马结构。

问题二

对病灶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多选)

A病变内部有结节状钙化,瘤周无明显水肿

B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瘤内出血

C病变信号不均匀,占位效应明显,同侧侧脑室及海马结构受压

D病变强化不明显,见小片状轻度强化区及小血管穿行

答案解读:ABCD

解析:病变主体位于左侧颞枕叶并凸向侧脑室内部生长,形态不规则,边界尚清,占位效应明显,同侧侧脑室、海马结构及桥脑受压,其内可见结节状高密度钙化灶及大片状血性密度,MRI示瘤内信号不均匀,瘤周无明显水肿,增强扫描可见小片状轻度强化区,并见小血管穿行,故ABCD正确。

问题三

根据以上临床资料与影像表现特点,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为下列哪一项(单选)

A少突胶质细胞瘤

B脑膜瘤

C室管膜瘤

D脉络丛乳头状瘤

答案解读:C

解析:

手术所见:行颅底病损切除术,左侧颞顶枕常规开颅,见左侧颞枕叶沟回变浅,脑表面皮质发红,造瘘清除暗红色血肿15ml,切开脑皮层,发现肿瘤较实,大小约5cm×5cm,呈灰白色,质稍硬,血供一般,边界尚清,沿其与正常脑组织相对边界分离并止血,达肉眼全切。

病理诊断:(脑实质内)室管膜瘤(图9)。

三、诊断分析思路

本病例影像学表现提示的诊断线索

脑内病变凸向侧脑室并瘤卒中,信号不均匀,内有钙化,占位效应明显,瘤周无水肿,轻度斑片状强化,内见小血管穿行。

本病例的读片思路

(1)发现病变与认证:本病例CT及MRI扫描发现颅内占位性病变容易,但如不仔细观察容易定位错误并忽略病变成分、范围与边界;MRI增强扫描十分必要,可以很好地显示病变的血供情况。本病例基本征象为不体位于左侧颞枕叶而部分凸向侧脑室、信号不均匀、边缘尚清晰、瘤周无水肿、轻度不均匀强化的占位性病变。

(2)定位诊断:定位诊断的含义,一是确定病灶的部位,二是明确病灶可能的来源。对于本病例来说,容易错误定位于左侧侧脑室,存细观察病变主体位于脑实质,部分凸向侧脑室呈双向生长,凸向侧脑室的部分见低信号膜相隔,病变推挤脉络丛,无明确脑积水征象,故将其定位于脑实质内。发生于该部位的肿瘤性病变可能来源是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等。

(2)定性诊断:本病例特点为35岁男性患者,主因“突发头痛2天”就诊,患者年龄较轻且无其它系统疾病病史,起病急,病程较短,应与病灶出血有关。存细观察影像资料明确定位后分析,发生于该部位的有钙化且出血的占位以肿瘤性病变首先考虑,有占位效应而无瘤周水肿且无明显强化,低级别肿瘤可能性大。典型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好发于额颞叶皮层及皮层下,临床以癫痫发作多见,钙化多呈条带状,且出血少见,本病例表现与之不符。发生于脑实质内的室管膜瘤以幕上多见,且好发于颞顶枕叶交界区,坏死、囊变、出血、钙化常见,实性室管膜瘤瘤周水肿较囊性者轻,本病例特点总体与之相符,但强化不明显,故综合考虑,术前正确诊断脑实质室管膜瘤不无可能。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该患者为35岁男性患者,主因“突发头痛2天”就诊,无头晕、恶心、呕吐,无肢体麻木,无感觉减退,休息后无明显缓解。CT扫描示左侧颞枕叶占位性病变,瘤内钙化并瘤卒中,MRI示病变位置较深,与侧脑室关系密切,占位效应明显,信号不均匀,可见囊变坏死区,瘤周无水肿,强化不明显。典型的脑实质内实性室管膜瘤好发于幕上,信号不均匀,钙化多见,可见出血,可料认真鉴别,术前准确诊断相对容易。浸润到邻近脑室内,瘤周水肿一般较轻或无,实性部分多有强化,该病例仅强化特点与典型表现不相符,如果存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

鉴别诊断

少突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成年人多见,发病高峰年龄为40-45岁,无明显性别差异。发生位置多表浅,常位于额颞叶皮层及皮层下,临床以癫痫起病多见,肿瘤形态不规则,瘤内钙化呈条带状,可囊变,出血少见,增强特征呈轻度或无明显强化(图10~13)。

病例供稿:病例医院影像中心周俊林张学凌

专家点评

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病年龄偏大,多见于中年人。肿瘤好发于颞顶枕交界区及侧脑室三角区附近,或与脑室壁有联系。其原因与该区异位的室管膜细胞常见有关。囊变率较高,肿瘤实质常可见钙化。MR检查显示肿瘤内可见条状及点状血管影也是室管膜瘤的重要特征。瘤周一般有轻度水肿或无水肿,增强扫描多为环形强化,即囊变的囊壁及实质强化,少数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大囊、多囊变、钙化、实性肿块周边出血、实性部分明显强化是瘤体的常见征象。

本例为中年男性,首先需要对病灶进行准确定位,病变体积较大,位置较深且与侧脑室壁关系密切,本例缺乏幕上脑实质室管膜瘤大囊及实性成分明显强化的特征,但病变位置较为典型,肿瘤内部可见小囊变、钙化及出血,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仍需考虑到室管膜瘤这一诊断。

点评专家:医院陈峰教授

医看

参考文献:

[1]陈利军,陈士新,兰延宏,等.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I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6(10):-.

[2]LengX,TanX,ZhangC,et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indingsofextraventricularanaplasticependymoma:Areportof11cases.[J].OncologyLetters,,12(3):-.

[3]赵君,周俊林,董驰.不同级别少突胶质细胞瘤影像病理对照[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3(5):-.

长按图片,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hl/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