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脑水肿及其引发的颅内压升高是导致卒中等神经重症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脑水肿是大脑的一种非特异性病理性肿胀,任何类型的神经损伤后均可能以局灶性或弥散性方式逐步发展。目前关于脑水肿的治疗包括高渗疗法、短时间过度通气、温度调节、脑脊液转移、手术减压和代谢抑制等。面对不同病理生理状态的患者,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治疗?如何在兼顾疗效的同时保证安全性?来自医院神经内科的熊英琼教授做客本期大咖说,与我们详细解读神经重症脑水肿的急性期治疗选择和综合管理。
熊英琼主任医师,博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南昌大学及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重症、睡眠障碍、癫痫及脑电生理,包括脑电图、脑功能分析及多导睡眠检查。现为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分会常务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重症脑血管分会委员、世中联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协卒中学科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科学普及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内分会睡眠障碍专委会委员、江西卒中学会理事、江西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免疫学会理事、江西省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睡眠医学会委员、江西省睡眠医学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抗癫痫协会理事。现有2项省科技厅课题、4项省卫计委课题在研,1项省科技厅课题、1项省卫计委课题结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两篇,核心论文9篇。荣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往期推荐
学术会议·大咖说
黄凯滨:脑水肿的分子机制和药物干预
「学术会议·大咖说:江文教授」脑水肿的治疗——从基础走向临床
「学术会议·大咖说:杨中华教授」重症脑血管病VTE预防及进展
「学术会议·大咖说:徐跃峤教授」脑卒中合并新冠肺炎患者的重症管理体会
「学术会议·大咖说:刘丽萍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血压管理与脑灌注研究
刘丽萍教授:卒中患者血压评估与管理要遵循个体化原则
天坛会重症卒中
作为中国卒中学会重症脑血管病分会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