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变性及代谢性疾病:老年痴呆症病、多发性脑梗死、Pick病是成人中常见的病因病情。
3.畸形:包括无脑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小头畸形、脑膨出等.
临床表现其临床表现有以下几个特征:
1.随意运动丧失,肢体对疼痛性刺激有时有屈曲性逃避反应。必须由人护理和照料。
2.思维活动丧失
3.其眼睑可以睁开,眼球呈现无目的的活动。
4.存在睡眠~觉醒周期,表现为间歇性的觉醒。
5.不会说话,不能理解语言,有时即使眼睛可以注视,但也不能辨认。
6.主动饮食能力丧失,不能诉说饥饱,有时有吞咽、咀嚼、磨牙等动作。
7.大小便失禁。
年我国制定VS诊断标准(1)认知功能丧失,无意识活动,不能执行指令
(2)能自动睁眼或刺激下睁眼;
(3)有睡眠-觉醒周期;
(4)可有无目的性眼球跟踪运动;
(5)不能理解和表达语言;
(6)保持自主呼吸和血压;
(7)丘脑下部及脑干功能基本保持。
植物状态(VS)持续一个月以上称为持续性植物状态(PVS)。
康复量表评定Q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A2.PVS评分
脑干发射检查:其中前8种为生理反射,在脑干损伤时可依次消失。后2种为病理反射,当损伤累及脑干时才会出现。
1.睫状脊髓反射(CSR):疼痛刺激锁骨上区引起同侧瞳孔扩大。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损害扩展至间脑平面
2.额眼轮匝肌反射(FOMR):检查时用手指向外上方牵拉患者眉梢外侧皮肤并固定,然后用扣诊锤轻扣其手指,引起同侧眼轮匝肌收缩闭眼。意义:此反射消失为间脑-中脑平面受累。
3.垂直性前庭反射(VOVR):患者俯头或仰钭时双眼与头的动作呈反方向上下垂直运动。意义:此反射消失为间脑-中脑平面受累。
4.瞳孔对光反射(PLR):光刺激引起瞳孔缩小。意义:此反射消失是损害扩及中脑平面的表现。
5.角膜反射(CR):用棉花轻触角膜一起闭眼。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脑桥平面受损。
6.嚼肌反射(MR):扣击颏部一起嚼肌收缩。意义:反射消失是脑桥平面受累。
7.水平性前庭眼反射(HOVR):头向左右移动时双眼球呈反方向水平移动。意义:此反射消失提示脑桥下部平面受累。
8.眼心反射(OCR):压迫眼球引起心率减慢。意义:此反射消失是延髓平面受损的表现。
9.掌颏反射(VMR):轻划手掌大鱼际区引起同侧颏肌收缩。意义:此反射的出现提示皮质-皮质下平面受累。
10.角膜下颌反射(CMR):轻触角膜引起闭眼,而且引起翼外肌收缩,使下颌向对侧移动。意义:此反射出现为间脑-中脑及中脑平面受累的表现。
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目标
1.促进意识好转,尽可能争取意识恢复;
2.促进功能恢复,改善生存质量;
3.防治各种并发症,阻止病情恶化。
1基本康复治疗
(1)康复护理措施
①床上良肢位摆放
②气垫床
③定期翻身与拍背,体位排痰引流
④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与气道的管理
⑤鼻饲管或胃造瘘管的管理
⑥大小便护理
(2)物理因子治疗
①脑部超声波、碘离子导入
②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四肢肌肉
(3)功能训练
①各关节被动活动
②必要时应用矫形器固定关节于功能位
③病情允许即安排站立斜床训练
④鼓励患者坐轮椅
⑤必要时行吞咽训练
这些治疗有助于预防肢体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骨质疏松、肢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维持和延长患者生命、争取恢复的时机具有积极意义。
2营养支持治疗
(1)对吞咽障碍明显或完全不能吞咽的VS患者
①管饲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流质饮食。
②每日进食总量为~ml,每2~3小时管饲1次,也可以匀速缓慢滴入胃管中。
③注意在两餐之间补充水分。
(2)对无吞咽障碍或轻度吞咽障碍的患者
①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或糊状食物
②少量多餐,避免过饥或过饱。
VS患者的能量消耗是正常人的%—%,足够的营养支持是患者康复的基本条件。
3感觉刺激①听觉刺激:a.定期播放患者病前熟悉和喜爱的音乐和戏曲。b.家属定期和患者谈话,最好是谈患者亲近的人和事,谈患者平时感兴趣的话题。
②视觉刺激:a.可有利用灯光进行。如在患者周围布置彩色的电灯,不断闪烁并变换色彩以进行视觉刺激。b.安排适当户外活动,给予环境及大自然的视觉刺激。
③嗅觉刺激:应在患者洗漱后进行。常用的刺激物如咖啡、香水、沐浴露及患者最喜欢的食物等。
④味觉刺激:可用棉签分别蘸酸、甜、咸味的溶液先后刺激患者舌头的前面部分。
⑤皮肤感觉刺激:可利用软毛刷、毛巾等从肢体远端向近端进行皮肤感觉刺激,也可以持续抚摸患者口腔、嘴唇、耳垂等头面部敏感区域的皮肤。还可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冷、热等刺激。
4神经刺激治疗(1)深部刺激法:分别有丘脑电刺激、脑干电刺激、小脑电刺激等,均为电极直接埋在相应部位。近来较为广泛应用的高颈髓后索电刺激,就是在全麻下把电极放在颈2和颈4水平硬膜外正中部,给予持续电刺激,用来治疗VS患者,取得了较满意效果。认为电刺激高颈端脊髓可上行达脑干,通过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并传达到大脑皮质,进而唤起大脑皮质功能的恢复,即起到所谓“唤起反应”的作用。
(2)周围神经刺激法:用低周波功能性电刺激(FES)持续刺激双下肢或双上肢如正中神经,有促进大脑皮质广泛觉醒机制存在。
5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是目前国内外较推崇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显示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1、改善脑细胞供氧,促进部分处于功能可逆状态的细胞功能恢复;
2、通过轴索发生新的侧支,建立新的突轴联系:HBO可以促进轴突、树突的再生;
3、激活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
4、通过提高血氧张力,加速侧支循环建立,增大氧的弥散距离,改善脑的有氧代谢,增加抗氧化酶及提高酶的活性,及时清除多余的自由基,达到保护脑组织不再受损害。
6传统治疗(1)中药:主要为活血化瘀,再配辛香走窜,以开窍、醒神,具有催醒作用。
(2)针灸治疗:
①头针:针刺神庭、本神、百会、四神聪、率谷、脑户、脑空穴。针刺手法采用紧提慢按的提插泻法,轻插重提,提插幅度约0.5寸,以针下有向内吸附的感觉为度,连电针仪,刺激30分钟。
②体针:选取水沟、风府、内关、神门、劳宫、十宣、三阴交、涌泉穴。
总结
由上可见,植物状态病人的神经康复治疗是一个综合的、多元的系统工程。常规基本治疗与辅助特殊治疗必须相结合。前者是维持功能的治疗,后者是促醒治疗,二者相辅相成。
VS患者的康复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让他们了解并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请继续努力!!!
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