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5
论坛报沐雨
经验
脑血管病
作者:医院张丽娜
中枢神经系统的特点
1.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率高;
2.中枢神经系统对代谢底物要求较高,但是代谢底物储存又不足;
3.脑血流具有自我调节功能,脑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变化的时候,脑血流保持恒定,脑氧耗与之匹配。但是当合并脑损伤的时候,这种自我调节功能受损;
4.脑脊液的循环障碍会引起脑积水,导致颅内压的急剧升高。需要注意的是,后颅窝的顺应性更差,更容易出现严重问题;
5.剪切力会导致脑组织出现形变,会产生血管和神经元的损伤;
6.中枢神经系统修复能力有限,主要依靠未损伤神经细胞进行功能代偿;
7.脑灌注压是神经损伤后管理的核心,其计算公式是:CPP=MAP-ICP-CVP,目前CVP很少被计算在内。
脑损伤之后的变化
1.受伤刚开始的时候,脑血流减少,脑血流自我调节功能受限,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脑缺血。在受伤早期,维持合适的脑灌注压非常重要。
2.缺血会导致离子泵功能衰竭和持续的细胞水肿。这种细胞水肿和血肿一起,共同造成了早期的颅内压升高。
3.受伤12~24小时之后,脑血流开始增加,产生一种相对的高灌注状态。这种脑血流增加是这个时间段导致颅内压进一步升高的因素。
4.48小时之后,血脑屏障完整性降低,引起血管性水肿,进一步增加了颅内压。
以上病理变化在不同人群上有所不同,而且可以在任何时间内同时出现。对这些变化熟练掌握有助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常见神经系统损伤类型
神经系统损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的是原发自颅脑的损伤,继发性指的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脑损伤。
原发性:重度创伤性颅脑创伤、重症脑血管疾病(出血性、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手术后(脑肿瘤)、癫痫持续状态
继发性:休克、脓毒症。
神经损伤患者重症管理大原则
1.脑灌注一定要优先
2.循环和呼吸管理是基石
3.要以脑监测为导向,优化脑灌注
脑血流的自我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