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平时身体很好,单位体检做头颅核磁共振,检查报告显示:老年性脑改变,脑白质病变。王女士觉得脑白质病变了,很严重,焦急万分,医院就诊,医生给予解释且给予积极干预,消除了王女士的恐惧感。
基于社区健康人群的研究发现,在44-48岁的正常人群中,脑白质病变的患病率为50.9%,而在50-90岁正常人群高达95%。
脑白质病变经常出现在中老年人的大脑影像摄片报告里,大多数人很紧张,自己查了一下也不知道这个病到底是什么,今天向大家解释一下这种疾病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脑白质病变
脑白质病变,即脑白质疏松,年,加拿大神经病学家Hachinski首先提出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的概念。在神经影像上,指侧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半卵圆中心)区脑白质的斑点或斑片状改变,头颅CT表现为脑深部白质或脑室旁边界模糊的低密度灶,磁共振(MR)T1加权像上为等或偏低信号,T2加权像及FLAIR上为高信号改变?
脑白质病变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导致脑白质病变的病因很多,包括基因疾病/脱髓鞘疾病/感染/炎症/代谢性疾病/中*/血管性疾病/创伤/肿瘤/脑积水/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认为脑白质疏松是皮质下小血管病变的一种?
发生机制:包括小动脉硬化导致官腔变窄,慢性低灌注,脑局部血流量下降,小血管自动调节能力障碍,血脑屏障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成分渗漏入血管壁和周围脑实质。此外,多个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也与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
脑白质病变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脑白质病变多数起病隐匿,在疾病初期可能没有临床症状,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部分病人是出现了记性不好或其他症状后才被发现,大多数病人则是偶然通过MRI检查发现的。根据脑白质病变的部位,数量和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包括:认知障碍(注意力、记忆力、定向力)下降、运动及平衡功能障碍(步态异常)、精神情感异常(淡漠、抑郁)、尿便控制障碍(尿频、紧迫感、夜尿增多和尿失禁等)。此外,脑白质疏松的患者还有括约肌功能异常,假性球麻痹和生活质量下降等。轻者可以没有症状,重者生活甚至不能自理。
一项针对初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为期约2年的随访发现,在发生脑梗死一个月内,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出现痴呆的可能性较不合并脑白质病变患者明显提高,且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能独立生活,研究显示室旁白质病变会加速认知障碍的产生,并且室旁白质病变的体积的增加会加速认知障碍的过程。
如何预防及延缓脑白质病变?
针对中老年人群,脑白质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如下:高龄、高血压、女性、2型糖尿病、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吸烟、酗酒、慢性肾衰、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从上述危险因素可以看出,大多数是可以调控的,比如控制三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戒烟和减肥等。因此,根据这些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调节生活方式,并进行长期随访,争取尽可能地预防脑白质病变,或延缓甚至逆转脑白质病变的进展。
编辑:Jasonzhang
部分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