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在肿瘤各治疗阶段中的作用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常有人问,患了肿瘤什么时候吃中药为宜?其实在肿瘤治疗的任何阶段都应该服用中药,只是中药的治疗目的不同,有时是扶正为主,有时应该是扶正与祛邪同用。尽管现代医学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成绩突出,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毒副作用、晚期肿瘤的治疗瓶颈、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及身体原因无法进行西医治疗等,中医药的优势既包括对这些不足的弥补,又能通过药物的作用直接发挥抗肿瘤作用。因此,我们提倡现代肿瘤治疗应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各取所长,避其短处,让患者最大程度获益,并把毒副作用降到最低。

1、中医药联合手术

手术对于大部分早期肿瘤病灶有根除作用,但是其创伤性较大,并且由于肿瘤的扩散转移,术后依旧需要放、化疗巩固疗效或治疗转移;部分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有时也需要手术配合放化疗进行。手术的创伤加上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患者身体的创伤较大。中医认为手术治疗会损伤元气,造成气血亏虚,尤其胃肠道手术后,饮食摄入与吸收障碍,更严重阻碍了身体的复原。术前,以中药扶助正气,调节脏腑功能,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缓解临床症状,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术后,服用中药补养气血、调理脾胃,改善术后身体虚损状态,促进身体的康复,为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奠定基础。除了口服中药及中成药,某些中药注射液也有改善术后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如参芪扶正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在补益虚损的同时,还可以辨证给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辅助手术及术后治疗的疗效,对于预防术后感染、减轻咳嗽、消除刀口渗出等有一定的疗效。

2、中医药联合放、化疗

患者在放、化疗期间应尽可能地配合中医药治疗。因为放疗或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人体的正常组织产生毒、副作用,有的患者通过放、化疗有效地控制了肿瘤的进展,但由于副作用大,出现严重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等毒副作用,而不得不中断治疗。中药可以有效地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放、化疗完成率。

放射治疗是目前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是利用射线对细胞的杀伤作用来杀死体内恶变的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对因某些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局部病变患者,放疗更成为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如鼻咽癌、食道癌、颅内肿瘤、肺癌、纵膈肿瘤或纵膈内的转移灶、骨转移等;晚期患者如因局部肿瘤导致疼痛、压迫,严重影响功能,也可选择局部姑息放疗(不以治愈和延长生命为目的,但可以明显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称为姑息治疗)。放疗常见的副作用是放射性炎症,如鼻咽、口腔黏膜炎症,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等等。肺癌放疗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放射性肺炎,常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轻者无症状,炎症可自行消散;重者则会出现严重而难以治愈的咳嗽、发热、胸痛、憋气等症状,严重者还可出现肺纤维化,导致呼吸功能损害,甚致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放射性炎症大多延迟出现,即在放疗过程中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在放疗结束后逐渐出现并加重。一旦等放射性炎症出现了,再采用抗炎、抗纤维化治疗,往往治疗难度大,收效不佳。因此,应在放疗的同时配合中医药治疗,预防和减轻放疗的副作用。中医药对于改善放疗的不良反应和增加放疗效果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辨证论治指导下,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因证施治,同时配合饮食调理,对减轻放疗患者症状、加快正常组织细胞的修复有显著的疗效。中医认为放疗如同“火邪”,最容易伤阴耗津,损伤脉络,往往伴有口干喜饮、发热、局部红肿疼痛、出血、溃烂等。在放疗进行期间,常配合服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中药,能增加放疗的效果,降低放射性炎症的严重性,促进放疗后的康复。

化疗的主要副作用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伤等,直接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胃脘胀闷不舒,饥不欲食,厌油腻,腹胀,便秘或腹泻,贫血、白细胞减少等,常因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而使用“升白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或因白细胞减少导致感染、发热等,甚至因严重的副作用而中断化疗。化疗期间的患者常由于恶心呕吐等导致体重下降,进而身体虚弱,体能不济,免疫功能下降,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体康复。化疗期间,中药多采用健脾益肾,理气和胃,降逆止呕,益气养血等方法,可明显减轻上述不良反应,减小因化疗带来的痛苦,提高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提高化疗完成率。化疗期间,可根据体能情况适当动。有研究表明,化疗期间适当的体能锻炼,有助于改善食欲、便秘、睡眠情况,且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只要不是虚弱到卧床的程度,在白细胞不是特别低的情况下,我们鼓励患者应多进行户外运动。

放、化疗期间可请有经验的中医肿瘤专科医生为患者辨证开方,以调养身体、滋补肝肾,减轻放、化疗副作用、调整脏腑阴阳为主要目的,或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病情需要,酌加抗肿瘤草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放、化疗期间的中成药大多选用具有益气、养血、调和脾胃、补养脏腑功效的药物。有的患者拿着在某些地方开出的中药方让我看,每张药方大约三、四十味中药,包括大量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的药物和贵重药,这样的中药方是不适合在放化疗期间服用的。即使放化疗结束,也应根据患者的病症进行辨证治疗,而不是把大量所谓的“抗肿瘤”草药堆积在一张方子里。化疗期间可以配合针灸,可选用针刺、艾灸等方法,取足三里、内关、中脘、血海、三阴交等穴位,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和减轻消化道反应;还可用耳穴压豆法调节胃肠道功能和睡眠。可采用中药药浴泡洗手、足等外治法,减轻化疗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减轻手足麻木症状。放、化疗期间切忌滥用保健品或擅自服用某些民间偏方、验方,以免因用药不当造成肝肾损伤,应请医生根据个体情况辨证治疗为宜。

3、靶向治疗期间的中医药治疗

靶向药物多用于肺癌、肝癌、肾癌、胰腺癌、乳腺癌等的治疗。常见的用于肺癌的靶向药如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等,常见的副作用有皮疹、口腔黏膜溃疡或炎症、腹泻等;用于肝癌、肾癌的靶向药物多吉美容易导致手足综症、皮疹、腹泻等;乳腺癌的靶向药物赫赛汀、拉帕替尼等,可产生心脏毒性,严重可引起心衰。中医根据靶向药物服用期间患者的症状及靶向药物带来的副作用情况进行综合辨证治疗。中医药与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不会影响靶向药物的疗效,还会有协同增效作用,且可降低靶向药物的副作用。

4、晚期患者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在身体情况尚可的情况下,我们会评估疾病和患者的身体情况,有条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仍推荐首选中西医结合治疗,这样往往能更好地控制疾病进展,延长生存期,因此可选择西医治疗加中医药治疗。也有很多晚期病人,脏腑功能已经严重失调,身体虚弱,进行放化疗、手术,往往会加重阴阳失衡,获益不多。此时,患者可采用单纯中医药治疗,减轻症状与痛苦,稳定病灶,延缓疾病进展,进而可以带瘤生存,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5、康复期,避免和减少肿瘤的复发转移

中医认为“正不胜邪”是肿瘤复发转移的关键。经过放化疗、手术等治疗后,并不能保证体内肿瘤都被清除,加之治疗后机体免疫能力的减弱,身体内正邪依旧在对峙,当残余的肿瘤致病力胜出,疾病发展,出现肿瘤的复发、转移。所以,在肿瘤患者的康复期,可以以中药治疗为主,采用扶正祛邪的治则,通过辨证论治,找到患者身体的虚损原因、脏腑功能失调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调养,针对病邪辨证,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痰散结等方法,加强抗肿瘤作用,一方面增强身体免疫能力,一方面预防肿瘤的复发转移,促进患者康复,以争取获得长期生存,并拥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小结

无论是放化疗还是手术,都有其副作用,并且副作用有时很严重,甚至超出了治疗的效果,因此不能长期使用。而中医药作用温和,毒副作用小,即使长期服用也不会伤及机体功能。并且价格相较于其他治疗低很多,多数患者可以承担。大量临床研究和临床经验显示,中西医综合治疗肿瘤是肿瘤治疗的最佳途径。而中医药治疗应该是“有序治疗”与“整体治疗”兼顾的体现,即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阶段性治疗策略。中医药治疗肿瘤和调补身体的优势表现在:

(1)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损伤,患者多表现为气血两虚,常出现乏力、自汗、盗汗、纳呆腹胀、失眠多梦等症状,利用中药可以补养气血,减轻手术并发症,利于患者身体较快恢复;

(2)在放、化疗期间服用中药,可以减轻恶心、呕吐、便秘、白细胞减少、贫血、失眠、疼痛、口干口渴等放、化疗带来的副作用;靶向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可以增效,减轻副作用;

(3)康复期通过中药扶正祛邪,巩固疗效,可以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4)晚期或病灶不适合手术或放、化疗治疗的患者:服用中药可以控制肿瘤生长,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医院肿瘤三科简介医院肿瘤三科是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国家级重点专科,集肿瘤临床治疗、康复治疗、预防治疗为一体,现开设床位54张,拥有一支年轻、高素质的医护团队。开展多项肿瘤绿色疗法,科学、合理、规范、综合、个体化诊疗肿瘤。建立以中西医并重的肿瘤治疗新模式,代替以手术、放化疗为主的单纯西医治疗模式。实现肿瘤治疗中西医结合、放化疗结合、内治外治结合、临床治疗与康复治疗结合、身体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针对每一位患者实行个体化、人性化的治疗方案。以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精心为患者服务。坐诊专家

祝敬燕

主任医师

肿瘤三科主任

坐诊时间:周二、四全天

黄利敏

副主任医师

肿瘤三科副主任

坐诊时间:周三全天

王安全

副主任医师

坐诊时间:周日全天

护士站-

医生办-

总院区急诊急救东院区急诊急救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uzaoz.com.com/njshl/56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